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夸父逐日》教案《夸父逐日》教案1教学目标1、学会自主阅读文言短文,积累文言词语2、多角度理解神话故事的主旨内涵教学重点1、学会自主阅读文言短文,积累文言词语2、多角度理解神话故事的主旨内涵教学难点多角度理解短文的内涵教学设想1、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2、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从小就听过了许许多多的神话故事,在脑海中也一定留下了许许多多的神话人物,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山海经》,其中就有奔月的嫦娥、射日的后羿等,另有一位“珥两黄蛇,手把两黄蛇”善于奔跑的巨人夸父(出示简笔人物形象挂图),他敢于逐日探索!(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言短文,一起体会我国古代人民面对不解的自然现象艰苦探求的精神。二、自主合作探究、整体感知课文1、听录音2、学生集体朗读课文,个别同学朗读3、六人小组讨论,逐句翻译4、全班讨论,解决字词句疑难问题5、复述课文故事6、小组推选代表上台背诵三、自主合作探究、品位文章内涵1、小组讨论以下问题①你怎么看待夸父敢于“与日竞走”,以及怎样评价夸父这一神话人物形象?②对“其弃杖,化为邓林”的结尾,你是如何理解的?请你改写一个简单的结尾。③有人认为夸父自不量力,你如何理解这则神话的主题?2、全班讨论,确定两位小主持人,每组推出代表上台抽题回答以上①②题3、以正、反方的辩论形式探讨③题4、教师总结归纳四、迁移训练出示《女娲补天》原文,要求学生先自主探究讨论、然后分析两则神话主旨的相同点。五、作业创新、扩展《夸父逐日》的故事,要求在原文的基础上有人物肖像、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神态等方面的描写,并有适当的细节描写,字数500字左右。作者邮箱:wobunenbai@yahoo。com。cn《夸父逐日》教案2教学目标1.诵读《夸父逐日》,初步感知文言文,培养孩子的文言语感。2.通过文白对照,感知文言文与白话文不同的语言特点。3.学习夸父敢于挑战自然、追寻光明的。教学过程一、诵读文言故事,导入新课学习。1.教师诵读文言文《夸父逐日》,引起孩子的诵读兴趣,初步培养他们的文言语感。2.学生模仿诵读。3.借助注释,理解文言大意,感知故事内容。二、阅读白话故事,进行文白对照,感知文白语言特点,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1.自读白话文《夸父追日》,感知故事内容,扫除生字。2.接龙朗读课文,师指导重点句段的朗读语气。3.在白话文旁标注文言文,进行文白对照,正确理解文言文内容,培养孩子阅读文言文的兴趣。4.同桌交流对照内容(一人文言,一人白话)。5.根据屏幕上出示的句段,找出对应的文言部分或白话部分。三、再读文章,感受故事背后蕴涵的。1.思考:夸父为什么要追赶太阳?2.你认为“光明”指的是什么?3.你从夸父的身上学到了什么?4.你有没有自己的“光明”,该怎样去实现他?四、延展阅读任溶溶先生主编的《神话故事》之《夸父追日》,体会不同的语言风格与魅力,学习不同的语言表达技巧。五、布置作业:写一《夸父追日》读后感。《夸父逐日》教案3一、导语:教师:上学期我们学过一篇神话故事是《女娲造人》。现在我们复习一下有关神话知识。投影:神话是在科学水平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产生的,那时的人们无法对许多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准确的解释。但是,人类又想要探求这方面的知识,所以,只好借助于想像来解决这个问题了,而这种大胆而奇特的想像恰恰就是神话故事中的亮点。这种想像体现了远古时代人们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今天的社会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但仍有广阔的未知领域等待我们去探寻,去研究,所以,这种想像力、创造意识,都是我们今天仍迫切需要的。二、、作品简介18篇。作者不详,各篇著作时代亦无定论,近代学者多认为不出一时一人之手,其中14篇是战国时作品,《海内经》四篇则为西汉初年作品。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不少远古的神话传说。对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研究,均有参考价值。其中的矿物记录,为世界最早的有关文献。晋郭璞作注,并为《图赞》,今图佚而赞存;其后考证注释者有清代毕沅《山海经新校正》和郝懿行《山海经笺疏》,今人袁珂《山海经校注》等。(教师可根据需要选取要点讲解)二、诵读贯通1、教师范读课文2—3遍。要求学生听准字音、节奏2、学生齐读2遍。(齐声朗读)3、学生对照注释,初步理解文句,划出疑难字词,师生交流。4、学生口头翻译课文。(同桌交流)加深理解。译文: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还没赶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他遗弃的手杖,化成桃林。三、教师点拨:《夸父逐日》是我国最早的神话之一。在这篇神话中,巨人夸父敢于与太阳竞跑,最后口渴而死,他的手杖化为桃林。这个奇妙的神话表现了夸父无比的英雄气概,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