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如何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针对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应联合多种治疗方式的综合治疗,并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出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放射治疗引起放射性脑损伤的预防和治疗、PCI介入时间及适应人群、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的剂量分割模式、分子靶向药物的应用范围探索、外科手术后的联合治疗方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等问题,仍是我们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只有多学科的综合治疗、优势互补,才能达到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的最优治疗效果。1.化疗方法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近年研究表明,在肿瘤脑转移的过程中血脑屏障(bloodbrainbarrier,BBB)已遭到破坏,且全脑放疗、甘露醇等脱水药物亦可使BBB不同程度地开放,因此化疗药物可以顺利地通过血-脑脊液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杀伤肿瘤细胞。对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效果较好的药物有亚硝脲类药物如尼莫司汀(ACNU)和洛莫司汀(CCNU)以及其它如顺铂(DDP)、替尼泊苷(VM-26)、替莫唑胺(TMZ)、紫杉醇等。顺铂联合其它化疗药物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常用方案,患者中位OS为6个-9个月。使用替尼泊甘、尼莫司汀联合卡铂动脉灌注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总有效率为55.56%(15/27),中位OS为7个月。由于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化疗耐受能力差、颅内病情进展和多次化疗后对化疗药物耐药等问题,单纯化疗疗效仍不令人满意。2.分子靶向药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近年来,针对细胞受体、基因、调控分子等信号传导为目标的分子靶向药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逐渐受到重视。研究证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EGFR)在45%-70%的非小细胞肺癌中呈过度表达。使用厄洛替尼治疗化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其亚组分析21例脑转移瘤患者显示,疾病控制率为81%,中位PFS为6.1个月,中位OS为12.1个月。EGFR-TKI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由于EGFR-TKI治疗的敏感性与EGFR基因是否突变密切相关,对于亚裔、女性、不吸烟、肺腺癌的患者疗效确切,EGFR-TKI仍用于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二线或三线治疗方案。3.综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目前,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传统治疗方式都是姑息性的,且每种治疗方式都有其优缺点。随着对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研究的不断深入、治疗技术的进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视,针对患者生活状态评分、神经功能状态、原发肿瘤和脑转移瘤的部位、病理类型、大小和数目,有无颅外转移等因素,制定综合治疗方案已成为个体化治疗的热点。采用全脑放疗联合吉非替尼或替莫唑胺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的研究。采用化疗联合生物免疫治疗的综合疗法。化疗可以杀死癌细胞,控制病情的发展,但因没有识别能力,同时会杀伤正常的细胞,并且常伴有恶心、呕吐等副作用,长时间的化疗会降低病人免疫力,残余癌细胞在身体虚弱免疫力低的情况下发展很快形成新的病灶,其后辅以生物免疫治疗,可以减轻化疗的毒副作用,增强病人免疫力,加强化疗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更多请参考长沙肿瘤医院www.cszl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