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预防甲流知识宣传预案预防甲流知识宣传预案1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病毒感染的传染病,人感染后的临床早期症状与流感类似,有发烧、咳嗽、咽喉疼痛、疲劳、食欲不振等,还可能出现腹泻或呕吐等症状。病情可迅速进展,突然高热、肺炎,重者可以出现呼吸衰竭、多器官损伤,导致死亡。甲型H1N1流感疫情曾经在美国出现过,但是仅限于猪传染给人,没有人与人之间的传播,这次的疫情是第一次出现猪流感病毒在人类之间传播。跟流感类似,可以通过咳嗽或喷嚏中的唾液传播。唾液可被直接吸入呼吸道,或者通过握手,接触物件等方式,经手将病毒带至呼吸道。而且,病毒可以在笔,书本,茶杯乃至键盘上存活数小时之久,直至人通过接触这些物件而最终受到感染。与患者近距离接触也有可能导致新的感染或发病。目前,这种病可防可治。那么,我们小学生该如何预防甲型H1N1型流感呢?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注意个人卫生,切断传播源。甲型H1N1流感的传播途径主要是空气飞沫传播和物件接触传播。因此,我们要经常使用洗手液和清水洗手,尤其在咳嗽或打喷嚏后;不随地吐痰,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每天做好环境卫生,保持好教室内空气的流通。2.充足睡眠,恢复体力。保持充足的睡眠是恢复体力的好方法之一。五六年级学生要达到9—10小时的睡眠时间,低年级的学生的睡眠时间则要达到10小时以上。3.勤于锻炼,增强体质。积极的.坚持锻炼,既可以活跃思维,更可以增强体质。当然,锻炼的方法有很多,(如:跳绳、踢球、跑步等等),但我们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持之以恒,才能起到增强体质的效果。4.均衡饮食,足够营养。充足的营养有助于我们抵抗病毒的侵害。但是,不少同学在生活中存在偏食和挑食以及不吃早餐的不良习惯,这都是有害无益的,我们要改正这些不良习惯。另外,食用烧熟煮透食品,少吃或不吃生、半生贝壳类水产品、不洁食品。蔬菜水果应彻底清洗,有条件的最好消毒或者去皮食用。5.远离病源。普通的流感疫苗对甲型H1N1型流感没有明显的效果,而且,目前也没有针对性的疫苗。一旦被传染,不及隔离治疗,就会互相传染。因此,我们要避免接触流感样症状或肺炎等呼吸道病人;避免前往人群拥挤场所;如出现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咽喉疼痛、疲劳、食欲不振、流涕等,应立即就医。为了自己、为了他人,我们有义务、有责任这样做。我们要学会关爱他人,关爱自己。健康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我们要好好珍惜。甲型H1N1型流感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切实做好预防工作,一定能将病毒拒之门外,健康快乐的度过每一天!预防甲流知识宣传预案2一、了解甲流甲流是甲型H1N1流感的简称。由甲流病毒引发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甲流病毒能够在人际间传播,感染者打喷嚏、咳嗽和同感染者密切接触都有可能导致“甲流”病毒在人群间传播。甲流病毒是一种新型流感病毒,人类普遍易感,更易在青壮年人群传播。尤其是孕妇、体质弱、免疫力差的人更容易感染。甲流的`症状与其他流感相似,如发热、咳嗽、肌肉痛、乏力等,有的可出现腹泻和呕吐,重者可继发肺炎和呼吸衰竭,甚至导致死亡。二、日常生活中怎样避免感染“甲流”?1.避免接触流感症状或肺炎等呼吸道病人;2.定时实行体温测量;3.注意个人卫生,经常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尤其是在咳嗽或打喷嚏后;4.经常保持室内通风;5.睡眠要合理、充足,学习娱乐要有时间限制;6.咳嗽或者打喷嚏时应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7.避免前往人多拥挤的场所,减少或避免前往“甲流”高发地区;8.出现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流涕等)应立即报告,到医院就医,并尽量避免接触他人;9.要坚持锻炼身体,增强自身抵抗病毒水平,从而远离病毒、保持健康。10.接种“甲流”疫苗。三、如果出现发烧、咳嗽、打喷嚏等流感样异常症状时怎么办?1.应立即到医院就诊;2.注意休息,减少与其他人的接触,避免感染他人;3.要即时通知老师;4.要服从幼儿园和医务人员的安排。总来说之一定要严格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确保全体幼儿身体健康。四、到过“甲流”疫区,回园后应该注意什么?到过“甲流”疫区,回园后2周内如果出现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应立即与老师联系。预防甲流知识宣传预案3一、什么是甲型H1N1流感?甲型H1N1流感是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毒是2009年4月首次在人类分离到,是既含有人流感病毒基因片段,也含有猪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基因片段的新型H1N1流感病毒。二、甲型H1N1流感病人有那些症状?潜伏期一般为1—7天,多为1-3天。甲型H1N流感的早期症状与普通人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咽痛、咳痰、全身酸痛、头痛、流涕、鼻塞、乏力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或呕吐,约10%病例可不发热。部分患者病情可迅速进展,来势凶猛、突然高热、体温超过39℃,甚至继发严重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