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5篇.docx
上传人:一吃****福乾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2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5篇.docx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5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5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5篇范文,一起开看看吧!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篇1一、学生分析五(2)学生活泼好动,上进心和求知欲都很强.大多数学生学习态度端正,思想要求积极上进,能自觉的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但个别学生学习习惯不够好,尤其是上课听讲的习惯,作业不够认真,仔细,按时交作业,及时订正作业的习惯也不够好.同学们能够做到团结互助,关心集体,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二、教材分析1.生活性第一,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也就是遵循儿童生活的规律;第二,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主要源泉,这些生活主要是孩子们熟悉的学校生活、无可选择的家庭生活和他们身边的生活,这些都是亲切的内容.其表现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发生在儿童身边的真实的生活.在课程与教学中,这种活动主要表现为向儿童提供真实的生活素材或情境并组织儿童实施,如观察小动物、家政劳动、自理个人生活等;二是模拟儿童身边的真实生活.在课程与教学中,这种活动主要表现为向儿童提供可以供模拟的真实的生活素材或情境并组织儿童实施;第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为载体,这些活动主要包括游戏、讨论、交流、动手实践、调查研究等形式.活动要合童心、要有童趣,更提倡教师从儿童生活实际捕捉主题,也提倡儿童自已从生活实际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第四,本课程内容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顺其自然而又不听之任之.教师要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2.开放性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第一,整体视野的开放,过去只关注本学科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而现在是面对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这是全新观念,凡是儿童生活的事都与课程有关;第二,课程内容的开放,解决了教材的滞后性,希望能把新的信息和儿童的实际问题纳入课程内容,加强了针对性;第三,授课的空间是开放的;第四,授课的时间弹性延展,以学的需要和实效为出发点.3.活动性第一,课程形态以主体参与性活动为呈现方式,强调做中学.强调儿童直接参与,强调全员参与;第二,课程目标通过教学活动来实现;第三,儿童本身实地参与活动,老师指导活动,把教材内容转化主题活动.三、教学目标1.通过第一单元我们一家人的教学,引导学生懂得用心体会家人的爱,理性面对问题,主动与家人交流沟通;懂得家庭中的责任分担与民主协商,逐渐形成家庭主人翁意识;了解并理解家风背后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以及中华民族精神,懂得家风对个人成长、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意义并借助各种形式,宣传优秀的家风.2.通过第二单元公共生活靠大家的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懂得在公共生活中人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展示良好的形象:认识到爱护公共设施,维护公共利益,才能共享公共生活.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主要让学生懂得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才能构建和谐有序的公共生活.我参与我奉献引导学生认识到在参与公共生活的过程中,平等相待、文明有礼、服务社区、参与公益是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秉持的价值选择,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激发学生的社会情感.3.通过第三单元百年追梦复兴中华的教学,整体把握中国近代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历程,探究不同阶段不同人物的不同追梦之路,学习先辈们不怕牺牲,敢于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前进道路的方法,增加学生爱国情怀.四、教学措施1、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注意把握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帮助学生展开活动.2、学生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教学活动中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学生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3、从学生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学生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4、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学生的实际,及时的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学生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5、教学活动形式:讨论,资料调查,现场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操作性、实践性活动,教学游戏,参观访问,欣赏,练习,讲故事,讲授等形式.五、教学进度:周次教学内容课时1读懂彼此的心2让我们的家更美好3弘扬优秀家风4我们的公共生活5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6我参与我奉献7不甘屈辱奋勇抗争8推翻帝制民族觉醒9中国有了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