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考语文总复习 课内文言文阅读冲刺训练课件-人教级全册语文课件.ppt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139 大小:4.8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广东省中考语文总复习 课内文言文阅读冲刺训练课件-人教级全册语文课件.ppt

广东省中考语文总复习课内文言文阅读冲刺训练课件-人教级全册语文课件.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2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考前冲刺训练七年级上册一、《论语》十二章(10分)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1)学而时习之()(2)人不知而不复习愠()(3)思而不学则殆()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不越过法度。(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于任何学问和事业)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论语》十二章涉及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修身做人这三个方面的内容。B.“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提到了学习的三种境界:知之、好之、乐之。其中,以学习为乐趣的人境界最高。C.“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强调的是人要善于向周围的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学习。D.“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中的“择”字非常重要,它说明了学习的关键在他人身上,只有“择其善”去“其不善”,自己才能有所进步。七年级下册二、陋室铭(10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1)有仙则名()(2)草色入帘青()(3)无案牍之劳形()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阅读佛经。(2)孔子云:何陋之有?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表达方式看,本文集描写、抒情、议论、记叙于一体,通过具体描写“陋室”清幽雅致的环境和主人高雅的风度来表述作者高洁隐逸的情怀。B.作者开篇用类比的手法引出主旨,以“山”“水”引出“陋室”,以“仙”“龙”引出“德馨”,表明陋室也具有“名”“灵”的特点。C.“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是从正面说,是实写,表现出陋室主人的从容雅静;“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是从反面说,是虚写,表现出陋室主人对世俗生活的鄙弃。D.本文以“德馨”扣题,以“陋室”统领全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写出了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是全文的主旨句。三、爱莲说(10分)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1)可爱者甚蕃()(2)不蔓不枝()(3)陶后鲜有闻()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莲),却不可靠近玩弄它。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爱莲说》的作者是周敦颐。“说”是一种古代文体。B.本文托物言志,文中称莲是“花之君子”,表达了作者对清白正直品性的坚守。C.文章以“菊之爱”“牡丹之爱”来衬托“莲之爱”,层层深入,意蕴无穷。D.“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世人皆喜爱的牡丹的羡慕之情。四、河中石兽(10分)沧州南一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