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1套.doc
上传人:听容****55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1套.doc

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1套.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页码6/NUMPAGES总页数6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1套班级:姓名:题序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填空题。(共16分)1、蚯蚓对环境有一定的需要,蚯蚓喜欢________、________的环境。2、小番茄比同体积的清水重,而比同体积的浓盐水轻,所以小番茄在清水中_____,在盐水中_____。3、我国古代把一昼夜分为________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________个小时。4、航空母舰是最高大的军舰,以重出名,但它却能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_______很大。5、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少受到的浮力就越________。6、南极圈和北极圈内经常会出现几个月看不到太阳的现象,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_____,有时候几个月太阳不下山,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7、在地球的南极、北极附近,太阳升起就不落下的日子叫_________。8、热传递主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种方式来实现的。太阳的热是通过________传到地球上的。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地质学家是按()给岩石分类的。A.颗粒大小B.软硬C.形成方式2、在下列几种情况下,物体所受浮力增大的是()。A.从海水中走向沙滩的游泳者B.从长江口驶向大海的轮船C.正在码头装载货物的轮船D.海面下正往深水处下潜的潜艇3、“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说明()。A.生物适应环境B.生物对环境产生影响C.环境影响生物4、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的是生物具有()现象。A.遗传B.变异C.发育5、生物界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相互利用、相互依存的关系B.吃与被吃的关系C.相互竞争的关系6、人的脚能承受较大的重量,主要是因为()A.脚骨组成拱形结构B.脚骨的数量多C.脚部肌肉发达7、当小船静止地浮在水面时,它受到的浮力()它受到的重力。A.大于B.等于C.小于8、下列()的衣服会明显热起来。A.放在衣柜B.用常温水洗过C.刚熨烫过D.压在书本下9、种子发芽需要的基本条件有()。A.光照、水分、温度、空气和土壤B.光照、水分、温度、空气C.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空气D.水分、温度、空气和土壤10、子夜是指()A.晚上9点到11点B.晚上11点到凌晨1点C.凌晨1点到2点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有的植物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繁殖下一代。()2、种子发芽需要最基本的条件有光照、水分、温度、空气和土壤。()3、物体运动起来需要力,停下来不需要力。()4、指南针是一种利用光影来计时的工具。()5、地球上的能量绝大部分来源于石油。()6、要使橡皮泥浮起来,可以在重量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形状。()7、把同一块橡皮泥捏成不同的形状,它的重量会发生改变。()8、输液装置中的滴漏能帮我解决水滴速度不均匀的问题。()9、一块木片和一张木桌子同时放入河中,木片是浮的,桌子是沉的。()10、物体排开的水量就是物体的体积。()四、连线题。(共10分)1、将下列生活中的实例与其相关的力的名称连起来。将文具盒放到手上,文具盒对手有一个力摩擦力高山缆车运动时所用的力弹力推动火箭飞向天空的力拉力拉开弓时,弓所产生的力重力汽车刹车时,地面和轮胎之间产生的力反冲力五、实验探究题。(共16分)1、一位同学在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状况的关系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在光滑的桌面上拉动一个重2N的物体时的示数如图1,之后用另一个弹簧测力计在粗糙的毛巾面拉动同一个物体时的示数如图2:(1)由图可知,该物体在光滑的桌面上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在粗糙的毛巾面上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2)根据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物体间接触面_______,摩擦力_______;物体间接触面________,摩擦力_______。(3)请你举两个增加摩擦力的事例:________、_________。六、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你知道哪些动物喜欢白天出来活动?哪些动物喜欢晚上出来活动吗?举例说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生活中有哪些人为改变动植物的生活习性的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