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黄山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期末)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新槐****公主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9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安徽省黄山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期末)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安徽省黄山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期末)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图1为示意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移动的轨迹,读图完成1~2题。1.当太阳直射点位于A点时,北京时间为()A.6月23日21:20B.6月23日21:24C.6月22日21:24D.6月22日21:202.当太阳直射点从A点沿运动轨迹向西略偏南方向移动,到达B点时,用时()48小时B.36小时C.24小时D.12小时图2为某同学早晨观察天空的太阳位置图,图中SN为南此方向,PQ垂直于SN。若a、b为该同学在两个不同日期的相同时间(北京时间7:00经过P点时所右到的天空中的太阳位置。据此回答3-4题。3.P点位于()南半球135°EB.北半球135°EC.南半球105°ED.北半球105°E4.若该同学于某日(天气晴)早晨7:00(北京时间)到达P点时看天空,太阳还未从地平线升起,此时地中海沿岸地区()A.高温多雨B.低温干燥C.高温干燥D.温和多雨太阳房是利用太阳能进行采暖的节能环保型的建筑物。图3是我国东部某地太阳房对太阳辐射吸收和室内空气循环示意图,箭头表示空气流动方向,当玻璃墙倾角60°时,该地冬至太阳房集热效果最佳。完成5-6题。5.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冬季白天室内热力循环的是()A.图AB.图BC.图CD.图D6.当地夏至日正午太阳离度约为()A.77°B.66°C.60°D.30°图4为上海市区(31.2°N,121.5°E)某月4日的天气状况与5日预报截图,据此回答7-8题。7.据图可知,4日上海()A.污染物易于扩散B.外出需注意保暖保湿C.盛行风源于副高D.夜间大气逆辐射强8.与4日比,5日()A.上海正午太阳高度变大B.南极圈内极皮范围扩大C.北极圈内极昼范围扩大D.地球的公转速度加快图5为某海滨城市一所学校的地理研究性学习小姐,实地考察了学校附近的一座山地。研究小组从M地(左图)出发,在考察过程中,起初空气潮湿,气温每百米下降0.81℃。某一高度后,空气逐渐干爽,气温每百米下降0.5℃;翻过山顶往山下走,气温每百米升高1℃。气温与所能容纳水汽的关系如(下图),回答9-10题。9.到达B地时的气温为()A.28℃B.26℃C.24℃D.22℃10.题中描述“某一高度后,空气逐渐干爽”,该高度海拔约为()A.1000米B.800米C.600米D.500米图6是我国某地2014年8月份气象资料图,据此回答11-12题。11.有关该地的地理特征描述正确的是()气温日较差小B.雪山连绵起伏C.沙漠戈壁广布D.水土流失严重12.2014年8月份,该地晴天多达19天,与其密切相关的是()受信风影响B.距海较远C.位于山地的背风坡D.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时间较长图7是“某天气系统的垂直剖面图”。其中甲(40°N,1l0°E),乙(40°N,115°E)是近地面的两点,据此完成13-14题。13.甲、乙两地附近天气系统表示合理的是()A.①B.②C.③D.④14.甲、乙两地在此天气系统形响下的天气状况可能是()A.甲地沙尘漫天;乙地晴朗少云B.甲地和乙地都是晴朗少云C.甲地晴朗少云;乙地多日阴雨D.甲地沙尘漫天,乙地连续阴雨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图8中示意中纬度某地某日风向、等压线、等温线、昏线的分布,据此回答15-16题。图815.该地区()A.位于南半球B.该日昼长夜短C.典型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D.图中河段无凌汛现象16.此时下列发生的现象中,可能的是()A.长江河口表层海水盐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B.巴西利亚附近的草原一片葱绿C.青岛的海滨浴场人满为患D.中国长城站出现极昼现象图9为陆地(用110°E代表)与海洋(用160°E代表)气压梯度(大陆气压与海洋气压之差,单位:百帕)的时空分布状况。其中,图甲表示多年平均情况,图乙表示某年情况。读图完成17-18题。图917.图中冬夏数值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B.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C.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变化D.洋流性质的变化图乙与图甲相比较,其变化对我国气候产生的影响是()冬季风减弱,夏季台风偏多B.冬季气温偏高,夏季气温偏低C.冬季气温偏低,夏季北涝南旱D.冬季寒潮增多,夏季北旱南涝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读图10完成19-20题。图10若此图表示岩石圈物质循环,且④为变质作用,则()A.B为沉积岩B.②为侵蚀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