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pdf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语文积累与运用(本大题含1~~7小题,其中1~~6小题每小题2分,第7小题8分,共20分)1、下面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2分)A妖娆(ráo)寂静(jì)禁锢(gù)豁然开朗B风骚(shāo)幽暗(yōu)喧嚷(rǎng)再接再励C留滞(zhì)朦胧(méng)喑哑(yin)走头无路D襁褓(qiang)凝望(nín)静谧(mì)温声细语2、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C)(2分)A.断章取义: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与原意不符。B.枘凿:比喻两不相容。C.亵渎:轻视,瞧不起自己。D.敬业乐群: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3、下列文学常识中,有误的一项是(C)(2分)A.《敬业与乐业》一文,梁启超阐述了人生与事业的关系。B.雨果的演讲,是对人类先贤伏尔泰关于思想与人格力量的礼赞。C.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通过书信形式,阐述了自己的主张,反对女儿早恋。D.通过书信形式,傅雷劝慰、激励儿子保持谦卑,不惧孤独,勇于攀登艺术高峰。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D)。(2分)A.笔记本电脑显示了快捷、稳定、方便而成为奥运新闻报道的重要工具。1B.山坡上,一个牧童牵着牛在吃草。C.通过收看专题片,使我们认识到人类要与动物和谐共处。D.今年学校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全校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5、下面语句的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B)(2分)①极目远望②那波浪互相拥挤着,追逐着,越来越近,越来越高③那从天边垂下来的波涛,一排赶着一排,浩浩荡荡④那由地心里泛起的浪花,沸沸扬扬,一层紧追着一层⑤像冲锋陷阵的大军⑥像秋天田野上盛开的棉朵A、③⑥①②④⑤B、①③⑤④⑥②C、③⑥④⑤①②D、①④⑥②③⑤6、找出下列说法表述不正确的一项。(D)(2分)A.诗,从文学角度看,诗、词、曲都是诗歌;从形式上看,有古体诗、近体诗;从表达方式看,可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B.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来反映社会和个人生活的一种文学样式。在三要素当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是最主要的要素。C.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和论证。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是被证明和证明的关系。而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D.雨果和莫泊桑都是法国著名的作家。其中莫泊桑是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之父,《巴黎圣母院》就是他的作品。7、根据提示填空。(每空1分,共8分,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中的任2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分)①《沁园春·雪》中虚写的句子是: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②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____只恐双溪舴艋舟_______________,_____载不动许多愁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武陵春》)③什么是心系天下的情怀?早在北宋年间,范仲淹就在《岳阳楼记》中告诉我们:先天下之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④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温庭筠《望江南》)二、语文综合运用(本大题含8~~10小题,共6分)【对联欣赏】下面是一副励志对联,欣赏后回答有关问题。贵有恒,何须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8、对联强调的一个字是:恒。(1分)9、这副对联运用了对比手法,请你就此作简要分析。(2分)上联指出了如有恒心,就没有必要起早贪黑;而下联从反面入手,说明“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是人生的大敌,从而突出持之以恒的重要性。【一显身手】10、如果有外国朋友问你:“什么是端午节?”请你用汉语向他作出说明。(不得超过50个字)(3分)略三、阅读(本大题含11~~25小题,共44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11~~12小题。(4分)3雨过山村[唐]王建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11、诗的一、二两句,写出了山村怎样的特点?(2分)宁静幽美(或:曲径通幽、自然惬意)12、古典诗词讲究炼字,末句中的“闲”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2分)妙在它不从正面着墨,而从侧面落笔,以“栀子花”的“闲”来反衬人们的“忙”,巧作对照,情趣盎然(或:运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蚕妇们去后庭中栀子花的闲适自在)。(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16小题。(12分)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