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中人教版历史习题 选修四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学业分层测评3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一吃****海逸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6-2017学年高中人教版历史习题 选修四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学业分层测评3 WORD版含答案.doc

2016-2017学年高中人教版历史习题选修四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学业分层测评3WORD版含答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学业分层测评(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建议用时:40分钟)[学业达标]1.康熙是我国古代雄才大略、开拓进取的政治家。下列对康熙帝的评述正确的是()A.收复台湾,设台湾行省B.首次册封达赖、班禅等活佛C.南巡到曲阜,亲书“万世师表”D.御驾亲征,收复雅克萨【解析】台湾设行省是在1885年,故A项错误;首次册封达赖是在顺治帝时,故B项错误;C项符合史实,故C项正确;收复雅克萨时康熙帝并没有亲征,故D项错误。【答案】C2.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我军进击,大战于乌兰布通,贼军数万阵山下,依林阻水,以万驼缚足卧地……谓之驼城……我军隔河而阵,以火器为前列……遂破其垒”。这一战役()A.打击吴三桂,平定三藩之乱B.攻占澎湖,迫使郑克塽降清C.打击准噶尔叛乱分裂势力D.击退沙俄在东北地区的侵略【解析】题干中出现的地名“乌兰布通”应该是蒙古地区,三藩之乱发生在云南,故A项错误;攻占澎湖发生在台湾,故B项错误;准噶尔叛乱属于新疆地区,故C项正确;击退沙俄在东北地区,故D项错误。【答案】C3.下列与康熙帝有关的史实及其评价,搭配正确的是()A.亲征噶尔丹——解决了中国和俄国东段边界问题B.多伦会盟——巩固了清朝对天山南北地区的统治C.智除鳌拜——增进了台湾与大陆的联系,巩固海防D.册封活佛——加强了清朝对蒙藏地区的有效管辖【解析】亲征噶尔丹的作用是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蒙古诸部的控制,从而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故A项错误;多伦会盟加强了北方边防和对喀尔喀蒙古的管理,故B项错误;智除鳌拜巩固了皇权,故C项错误;册封活佛加强了清朝对蒙藏地区的有效管辖,故D项正确。【答案】D4.(2016·杭州二中高二期中)判断以下电视剧场景,哪个符合历史史实()A.《康熙王朝》中,康熙亲自率军平定了三藩之乱B.《鹿鼎记》中,清政府派施琅进攻台湾,并从郑克塽手里收回台湾C.《小宝与康熙》中,康熙帝御驾亲征,指挥清军取得雅克萨战役的胜利D.《康熙秘史》中,康熙帝在多伦、乌兰布通战役中打败噶尔丹,迫使其兵败自杀【解析】A项错误,康熙帝并未亲自平定三藩之乱;在施琅攻取台湾后,清政府从郑克塽手里收回台湾,故选B项,C项错误,康熙帝未御驾亲征雅克萨;D项错误,并未进行多伦战役。【答案】B5.清朝统一台湾时“国家初设郡县,管辖不过百余里,距今未四十年,而开垦游移之众,延袤两千里,糖谷之利甲天下”。(《台湾府志》)以上材料说明()①台湾府的设置促进了台湾经济的发展②大陆移民是清朝开发台湾的重要力量③当时台湾主要出产糖类和粮食④国家统一是台湾发展繁荣的保证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①②③信息主要从引号内原文中提取,④结合清朝统一的角度入手分析,均符合题意。【答案】A6.下列属于秦始皇与康熙帝共同功绩的是()A.巩固国家统一B.废除分封制度C.抗击外来侵略D.建立交通网络【解析】秦始皇采取统一文字、度量衡,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等措施巩固国家统一,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准噶尔,抗击沙俄,巩固了国家统一,故A项正确;废除分封制度只符合秦始皇,故B项错误;抗击外来侵略只符合康熙帝,故C项错误;建立以咸阳为中心的交通网络只符合秦始皇,故D项错误。【答案】A[能力提升]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康熙元年(1662年)七月派都司王维明等人前往(台湾)劝说“朝廷诚信待人,若释疑遵制,削发登岸,自当厚爵加封”,然郑经(郑成功之子)提出“依朝鲜例,称臣纳贡”。康熙皇帝明确指出“朝鲜系从来所有之外国,郑经乃中国之人,台湾乃中国之领土”。康熙六年五月,招抚人员赴台湾,郑经称台湾远在海外,“非属(中国)版图之中”。材料二康熙二十年(1681年)十月,施琅到福建前线主持归台大计。二十二年六月率精兵2万、战船300只,跨海取澎湖;后郑军全军覆没。同年八月十三日,施琅率军入台。郑克塽(郑经之子)缴械投降,施琅进入台湾。——摘编自《康熙统一档案史料选书籍》(1)根据材料,概括在台湾问题上康熙帝与郑氏集团的观点并指出他们之间的根本分歧。(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熙帝在台湾问题上政策的变化及原因。【解析】第(1)问,从材料“朝廷诚信待人,若释疑遵制,削发登岸,自当厚爵加封”“台湾乃中国之领土”中可以看出康熙帝对台湾的立场;材料“依朝鲜例,称臣纳贡”“台湾远在海外”“非属(中国)版图之中”可以看出郑氏集团对台湾的立场。根据两段材料的对比可以得出二者的根本分歧。第(2)问,根据材料“康熙六年五月,招抚人员赴台湾”“二十二年六月率精兵2万、战船300只,跨海取澎湖;后郑军全军覆没”可以得出康熙帝在台湾问题上的政策变化。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郑氏集团坚持分裂台湾,导致康熙帝政策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