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豹》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念珊****写意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5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西门豹》教学设计.docx

《西门豹》教学设计.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西门豹》教学设计《西门豹》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3个生字及新词,认读3个字。2、了解课文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记叙的。3、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重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了解课文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记叙的。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什幺是迷信吗?迷信只会害人,所以我们要远离迷信,要相信科学,尊重科学,学习科学。今天我们要学习《西门豹》一课,看西门豹是怎样破除迷信的。板书课题:西门豹。(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学生小声自由读课文,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并且划出本课生字词。(三)检查自学情况。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注意学生生字词的读音)2.指导学生读准字音。3.解释词语的意思。人烟稀少荒芜灌溉提心吊胆面如土色(四)再读课文,思考。1、课文讲的是件什么事?2、事情的起因是什么?经过如何?结果怎样?3、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五)讨论回答上述问题。本课写的是战国时候,魏王派西门豹到邺这个地方,西门豹和老百姓一起破除河伯娶媳妇迷信,兴修水利的事。事情的起因是当西门豹到了邺之后,看到人烟稀少,土地荒芜,就找老百姓问这是怎么回事。事情的经过是西门豹了解到土地荒芜是河伯娶媳妇给闹的,于是他将计就计,借给河伯娶媳妇的机会惩治了巫婆和官绅。事情的结果是西门豹带领广大群众,兴修水利,灌溉土地,使邺这个地方年年获得好收成。文章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六)作业。1、熟读课文。2、抄写字词。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西门豹注重调查研究,将计就计惩办首恶,教育群众及兴修水利的事迹,知道西门豹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敢于破除迷信,为民除害兴利的人物。2、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3、朗读课文。教学重点:了解西门豹惩办首恶,教育百姓的经过。教学难点:理解西门豹为什么要将计就计。教学过程:(一)导语。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本课写的是西门豹到了邺这个地方,破除了河伯娶媳妇的迷信,并带领老百姓,兴修水利,使这里年年获得好收成的事,那么西门豹是怎样破除河伯娶媳妇迷信的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这课。(二)讲读课文。1、学习1至9自然段。出示思考题:①西门豹到了邺这个地方,看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向一位老大爷调查,他问了哪四个问题?②老大爷每次是怎样回答的?③从老大爷的回答中,西门豹了解到了什么?从以上西门豹三次问话,和三次老大爷的回答中,西门豹知道了邺这地方之所以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学习第9自然段时,让学生读一读西门豹说的话。出示句子,进行理解。2、默读课文10至13自然段。1)划出西门豹说的话。想一想,你是怎样理解这些话的。出示句子: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你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另外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等了一会儿,西门豹对官绅的头子说:“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2)是真的这个姑娘不漂亮吗?是真的要另选一个吗?(不是。而是西门豹的计策,是他将计就计,借河伯娶媳妇,来惩治巫婆,并且拯救了这位姑娘。)3)“等了一会儿”,是西门豹真的再等她回来吗?而是假戏真做,是西门豹的计策,“怎么还不回来”,和“等了一会儿”是照应的,说明时间已经过的不短了,才应当让官绅头子去催一催。4)西门豹又是怎样惩治官绅的?“西门豹面对漳河站了很久。”利用这个时间,是惩治邪恶,教育群众,让百姓们真的相信,有什么河神?这是巫婆勾结官绅搞迷信,以此搜刮民财的手段。“提心吊胆”、“面如土色”都是形容官绅十分害怕,怕把自己也投入漳河送了命,所以连连磕头求饶。3、学习课文14自然段:西门豹惩治了巫婆和官绅,破除了给河伯娶媳妇的恶俗,他是怎样改变邺这个地方贫穷的面貌的呢?(三)、学完这个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呢?(四)作业。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长听。《西门豹》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会认“娶、绸”等7个生字,会给“逼、淌”组词。2、研读课文10-15自然段,抓住西门豹说的话读、评、议,体会西门豹惩治恶人的巧妙之处。教学重难点:抓住西门豹说的话读、评、议,体会西门豹惩治恶人的巧妙之处。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预设:一、课前谈话:了解姓氏,导入课题。1、自我介绍:我姓“姚”,“姚明”的“姚”,谁也能介绍自己的姓。2、我们的姓都是一个字的,有的人的姓是两个字的,你听说过吗?(司马光、欧阳修、公孙策、诸葛亮等)3、出示课题:西门豹。他姓什么?(“西门”是复姓,“豹”是名字。)这三个字怎么读?(西门/豹)4、再读课题,引导质疑:西门豹,西门豹,读着读着,你的脑子里会蹦出什么问题呢?预设:西门豹是谁?是个怎样的人?他是干什么的?课文写了他哪些事?……课文为什么以他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