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报告格式 报告写作指导.docx
上传人:Ja****23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分析报告格式 报告写作指导.docx

分析报告格式报告写作指导.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分析报告格式报告写作指导本报告中所采集的数据均为统计期间(1个季度/年度内)的有效求职人数和需求人数。一、供求总体情况表1供求总体人数注:上期结转:上期登记但仍在有效期内的供求数据本期新增:本季度新登记的供求数据合计=上期结转+本期新增求人倍率=需求人数/求职人数二、各产业劳动力需求情况表2按产业分组的需求人数三、行业需求情况表3按行业分组的需求人数注:“农、林、牧、渔业”数等于表2“第一产业”数。“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合计受数等于表2中“第二产业”数。其他各栏除“其他行业”外合计等于表2中“第三产业”数。为保持表2和表3间数据平衡,“其他行业”如出现数据,各按照表中各栏(除其他行业外)的实际需求人数所占权数分配到各栏,按上述对等原则再汇总计算产业合计数。.英文报告格式.会议报告格式.读书报告格式.工作报告的格式四、用人单位需求情况表4按用人单位性质分组的需求人数五、各类职业供求情况表5按职业分组的'供求人数注:关于出现“无要求”时求人倍率的计算,表中求职“无要求”一栏如出现数据,可按照表中前七栏的实际需求人数分配到各栏(小数点四舍五入),再以需求人数/[求职人数(实际)+加权计入数],得出求人倍率。但表中不需体现加权分配后的人数,仍只填写实际求职数。表6需求大于求职缺口最大的前十个职业(职业小类)表7需求小于求职缺口最大的前十个职业(职业小类)六、求职人员构成情况表8按求职人员类别分组的求职人数注:新成长失业青年是指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中,从未就业,目前正以某种方式寻找工作的人员,包括初高中、职业高中、技校及大中专毕业生中未能升学、参军、被国家统一分配或单位录用以及其他初次失业的人员;就业转失业人员是指在登记的失业人员中,从就业状态转为失业状态的人员.失业人员=新成长失业青年+就业转失业人员+其他失业人员七、招聘、应聘条件情况1.性质表9按性别分组的供求人数注:关于出现“无要求”时求人倍率的计算,表中需求“无要求”一栏如出现数据,按照表中男、女的实际求职人数比例所占权数分配到各栏(小数点四舍五入),再以{需求人数(实际)+加权计入数}/求职人数,得出求人倍率。但表中不需体现加权分配后的男女需求人数,仍只填写实际需求人数。以下“年龄”、“文化程度”、“技术等级”中需求“无要求”栏处理方法同此表。2.年龄表10按年龄分组的供求人数注:16-24岁组人数指的是满16岁而未满25岁的人数,例如1975年1月1日出生的人口,在20xx年1月1日前均应计入16-24岁组。出现跨年度分组的需求时,手工统计可按照采取平分到所跨越的分组中,余数按照“就低不就高”逐一加到分组中,也可采用“性别”中“无要求”的处理办法。按照需求所跨年龄组各组实际求职人数比例分别加权后(小数点四舍五入),再以“[需求人数(实际)+加权计入数]/求职人数”,得出求人倍率。但表中不需体现加权分配后的需求人数,仍只填写实际人数。3.文化程度表11按文化程度分组的供求人数注:高中含普高、职业高中、技校和中专。4.技术等级或职称表12按技术等级分组的供求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