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关于媒体过分负面报道对社会冷漠的影响的研究报告研究背景近年来,大量的负面报道涌现,如“彭宇案”、“小悦悦事件”等,于是,关于国民冷漠的言论被炒得沸沸扬扬。我们不免冷静下来思考,“社会冷漠”的现状媒体到底该负多大的责任。鉴于媒体负面报道所产生的影响,未来媒体此类报道该采取何种态度与方法值得我们研究。课题现状过分负面报道的表现形式是,遇到突发性负面新闻,媒体就借机炒作,夸大事实,以求得较大的社会反响、社会轰动、受众回应,而恰巧忽视了这种回应是对社会的失望,对现状过度失望。研究的具体内容一、概念界定负面报道:负面新闻信息是指“消极的(或不好的、有害的)新闻信息”。它针对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冲突、失衡、不和谐的变动,表现出的是非人性的特质。如各种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意外事故以及现实中人性的虚假、贪婪、萎靡、落后、愚昧等等。负面报道的影响:破坏功能。负面新闻传播会对社会造成严重影响和后果。负面新闻信息所释放的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是消极的,对它的传播延展了负面作用的空间;瓦解功能。它会造成人精神松懈、意志涣散。负面新闻信息会败坏情绪,瓦解人的心理防线,甚至使受众精神崩溃;腐蚀功能。媒体频繁传播负面新闻信息,长此以往,人们对现实社会逐渐产生怀疑,失去信任感,逐渐改变人的观念,甚至道德发生倾斜;煽情功能。一些暴力犯罪、色情隐私等负面新闻的传播,有意无意地起到教唆、煽动人心的不良欲望或情绪,甚至付诸行动,产生对社会的消极影响。但是负面新闻信息的传播又必不可少。新闻传播要为受众描绘真实、全面的社会图景,就应从宏观上保证反映社会生活的完整性和真实性。社会冷漠:百姓和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是注重个人利益,却忘记了西方个人主义中所说的团队意识。加之社会人普遍对国家政治和社会整体的冷漠。受众反应与反馈:媒体把信息传播出去,受众在接收到信息后会做出反映,这种反映又反向传播到媒体那里,这个过程就叫受众反馈。二、变量维度(一)自变量媒体过分负面报道;媒体选择性报道;媒体职业道德缺失;媒体报道缺乏人文关怀;(二)因变量社会冷漠;受众听信媒体报道;国民冷漠;媒体没有很好的引导舆论,造成国民缺乏信仰,社会凝聚力减弱,社会治安变差,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三、命题与假设命题:媒体过分负面报道对社会冷漠的影响假设:负面新闻多能吸引眼球啊,高歌颂德的事情大家会觉得没意思;受众不愿意接受一面理的说教;媒体负面报道对受众产生的影响很大;受众对媒体的信任程度越高,对负面报道中社会的阴暗面越失望,对社会越失望;四、具体指标负面报道所占比率、发表频率、公众对报纸的信任程度、公众幸福指数、公众素质、公众精神风貌以及对国家政策的拥护程度五、调查的初步构想1、测量层次:定序测量2、测量指数类型,类似于贝利生育指数,因为观点都是指向于负面报道产生社会冷漠这一方的观点。3、总体:公众对负面报道的反应4、抽样:抽取两个城市做调查5、样本:该城市市民对负面报道的反应等6、抽样单位:一个城市7、抽样框:我国现有的城市(一般对同一级别的作比较)8、抽样方法:偶遇抽样(方便易得)9、研究方法:调查研究六、统计结果并分析1、如果命题是对的,则得出了结论;2、如果结果表示影响并不大,则证伪了结论说明过分负面报道不是导致社会冷漠的原因;3、如果调查中途发现实际上还有其他的因素才是最主要原因,等等。七、调差问卷(样表)关于媒体过分负面报道对受众心理影响的调查问卷亲爱的先生/女士:您好!首先很感谢您抽出您宝贵的时间来做这份调查问卷。我们是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新闻系的学生,要做一个“关于媒体过分负面报道对受众心理影响”的课题,所以想向您了解一下媒体报道对你们生活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情况。此问卷只做学术研究用途,不会侵害您的隐私,请放心填写。真心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关于媒体过分负面报道对受众心理影响的调查组2012年3月25日请根据您的实际情况填写以下问题。您的性别A、男B、女您的年龄阶段是A、儿童B、青少年C、中年D、老年您所获得的最高学历是A、小学B、初中C、高中D、大学专科及以上您的职业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及国企工作人员(包括公务员、教师、记者、国企职工等)私营企业学生外来务工人员自由职业者其他—-您的收入是A、5000元及以上B、3000~5000元C、1500~3000元D、1500元以下您平时看报纸吗?A、看B、偶尔看C、很少看您所知道的新闻都是通过什么渠道获知的?A、广播B、报纸C、电视D、网络你觉得新闻里说的或写的真实程度高吗?A、很高B、一般C、不高部分有夸大成分D、很多假的你听说过广东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