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开头的写作指导.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3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作文开头的写作指导.doc

作文开头的写作指导.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作文开头的写作指导广州市第一一五中学黄绮芬一、教学重点:教会学生紧扣作文题目开好头。二、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开头方式,力求做到生动、新颖。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个漂亮的开头常常有先声夺人之势,一般来说,当老师改卷时,只能粗略看过作文的部分,能够引起他们注意的就是开头、结尾和大概的结构安排、情节设置。面对那么多的考卷,千篇一律的开头让改卷老师觉得索然无味。怎样创造出一个吸引人的,与众不同的开头,一下子就打动评卷老师的心呢?在这篇文章中,我会告诉大家,一个好的开头是怎样炼成的。(二)阅读例文,感受特点,学习写法。Ⅰ、开门见山,快捷入题。1、阅读例文①朋友,当你看见一堆堆垃圾高如小山,一条条溪河恶臭难闻,一股股有害气体毒害人体时,你的感想如何?我那时却气愤得想大声呼叫:“请关注人类的生存环境!”(选自2002年广东省中考满分文《我关注人类的生存环境》)②痛苦的时候,你会回家,用眼泪尽情发泄;心烦的时候,你会回家,让家的温暖驱散心中的乌云;家——融进去的是悲伤,化解出来的是快乐;家——接纳的是难过,释放的是开心。家,真好!(选自2003年云南省中考作文《家,真好》)③“我欣喜,我庆幸,因为我有一笔属于我的财富。财富者,总不外乎精神和物质。而我的财富,却是书。”优秀习作《书趣》2、讨论交流:这种开头方式有何特点?好在哪里?3、技巧点拨:这种开头方式叫“开门见山式”。所谓开门见山,就是直截了当的落笔扣题,总领全篇,纲举目张。这种开门见山法,在各类文章的写作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占有很大的比例。它的表达角度,可以是开头直叙本事,也可以起笔点题;可以开宗明义揭示主旨,也可以单刀直入点明敌论。由于这种写法干脆利落,入题快捷,不枝不蔓,所以应为考场作文开头的首选方法。4、动手试写:《这也是美丽》5、展示成果。(学生互评,教师总评)6、学生修改。(先自己改,再学生互改)Ⅱ、描写环境,烘托背景1、阅读例文①教室外,呼啸着的北风挟着密集的雨点扑打在墙上,“嚓、嚓”地响。教室内,一场全能竞赛考试进行到了白热化的阶段。(选自2002年湖北仙桃中考满分文《心中筑起一堵墙》)②紫红色的去霞充满着整片天空,其中还有一轮血似的夕阳,如此暖意的画面显示现出“最美不过夕阳红”的温馨与从容之感,暖得让人沉醉,暖得让人迷恋。(选自2002年湖北荆州中考满分文《把黎明的美丽带给曾失落的我》)③晚风吹过河面上最的一波涟漪,夕阳收起它最后一道余晖,秋霜目送去最后一只归雁。我们默默地站着,目光游离在那若即若离的记忆之门上。当许许多多都已逝过,当许许多多都已凋尽,我们起码还可以对自己说:“别伤心,我已2体验过那种感觉,虽然只是曾经拥有。”(选自2003年安徽中考满分文《曾经拥有》)2、讨论交流:这种开头方式有何特点?好在哪里?3、技巧点拨: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记叙文、散文的写作中,环境描写是不可少的。环境描写可以渲染气氛,可以衬托人物心情、可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或者交待故事的背景。如果在文章的开头先进行一段简洁的环境描写,既可以为文章提供一个特定的背景,又能使文章形成一种特殊的氛围。上面三段开头,第一段写一场急雨的降临,为的是为教室内的考试烘托背景,并制造一种紧张的气氛。第二段则写夕阳西下的情景,主要是为下文写自己的人生感悟打下基础,是一个情思的触发点。第三段通过“晚风”“夕阳”“秋霜”的描写衬托出此时人物的心情。三段文字写法简单但很实用,效果也好,能极大地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4、动手试写:《风景这边独好》5、展示成果。(学生互评,教师总评)6、学生修改。(先自己改,再学生互改)Ⅲ、巧用修辞,展示文采ⅰ、引用1、阅读例文(1)培根说过:“无真实朋友之人,可以谓之是可怜而且永陷孤独生活的人。”他的话道出了朋友的重要。是的,假如一个人丧失了友情,他在这个世界上也就陷入了孤独。《朋友》(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眼前是一个粉妆玉砌的世界,满眼看去银装素裹、玉树琼枝,诗人岑参笔下的美景真切地展现在我的眼前。《冬日的早晨》(3)生活中我们会经历许多困难和挫折,以坦然的心态去面对它们,以高昂的情绪去迎接它们,以积极的行动去战胜它们,你会走向成功,正如歌词所说“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笑对挫折》)2、讨论交流:这种开头方式有何特点?好在哪里?3、技巧点拨:巧妙引用古诗文、名人名言、歌词、俗语谚语、歇后语或前人已有的深刻精辟的论述,这样可以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