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小学语文六年级教案——《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之二.docx
上传人:一只****生物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2小学语文六年级教案——《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之二.docx

2022小学语文六年级教案——《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之二.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语文六年级教案——?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之二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新词: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2.重点句: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二〕能力训练点1.了解全诗的结构。2.理解诗句内容,了解、懂得发扬延安精神的重要。3.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三〕德育渗透了解延安伟大精神所在,教育学生学习延安的伟大精神。二、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一〕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是全诗的重点,主要通过教师范读、指导朗读解决。〔二〕了解诗中所说的具体事物的含义是难点,主要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教师点拨来解决。〔三〕为什么经济兴旺了,生活富裕了,仍然要提倡、发扬延安精神这是疑点,主要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教师精讲、点拨来解决。三、课时安排两课时四、学生活动设计〔一〕画出诗的韵脚。〔二〕有感情地朗读。〔三〕按自学提纲自学、讨论、交流。〔四〕完成课堂练习。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明确目标1.初读全诗,找出韵脚。2.学习诗的第一、二节。〔二〕整体感知本课是一首新体诗,抒发了作者追寻延安精神的迫切心情。〔三〕目标完成过程1.揭题引读,学生自悟。〔1〕简介背景,揭示课题。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延安曾经是党中央的所在地,物质生活十分艰苦,住的是土窑洞,吃的是小米饭,穿的是粗布衣,点的是小油灯。尤其是1939年至1943年期间,日军大举扫荡,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自然灾害的侵袭,使解放区面临着严重的困难局面。但是,全国人民把希望寄托在延安,各地进步青年纷纷奔向延安。当时延安的生活很艰苦,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呢因为延安集中表达了中国人民的革命精神。这节课我们自学一首新体诗?延安,我把你追寻?,作者是祁念曾。读了这首诗,同学们就明白了作者为什么要追寻延安,追寻它什么〔2〕教师范读。〔3〕学生自由读,用着重号划出诗的韵脚来,并说说全诗押的是什么韵。〔全诗押的是ang韵,每节诗二、四句末尾的一个字都有ang。韵脚是:光、阳、看、场、琅、炕、咱、梁、煌、翔、想、光、阳。〕〔4〕再读全诗,想想诗中所说的追寻延安是什么意思〔追寻延安精神。〕2.指导自学,理解诗意。〔1〕学习第一节。自读第一节,思考:作者用什么方法写出了追寻延安精神的迫切心情〔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作者对延安精神的追寻。作者追寻延安精神,就像燕子追寻昔日的春光,小树追寻雨露和太阳。〕〔2〕学习第二节。自读第二节,思考、分组讨论、交流:诗人为什么要追寻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这些地方作者是在追寻什么〔生答复后师点拨〕〔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是延安最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延河是黄河的一条支流,它流经延安。当年人们常在延河边上漫步,讨论革命的道理。枣园在延安西北,距市中心约七公里,曾是党中央所在地,毛主席的?为人民效劳?等著作就是在这里写的。南泥湾在延安南部。当年八路军120师359旅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在这里垦荒种粮,开展大生产运动。著名的歌曲?南泥湾?就是歌颂359旅的,教师唱给学生听,加深理解诗句内涵。杨家岭在延安西北,距离市中心约三公里,那里有中央礼堂和中央办公楼,许多重要的会议曾在这里召开。作者追寻的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革命精神。〕〔3〕小结。什么是延安精神学生讨论后答复。〔延安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效劳的精神,为崇高理想献身的精神,革命队伍内互相保护、互相关心的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四〕课堂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读出诗的节奏和韵脚。第二课时〔一〕明确目标1.自学诗的后四节。2.理解全诗内容,解决疑点。3.渗透延安精神教育。4.开展学生技能。〔二〕目标完成过程1.复习检查〔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全诗。〔2〕说说延安精神的含义。2.教师点拨,解决疑点。〔1〕自学三、四两节。①有感情地朗读三、四节,思考并分组讨论:出示灯片:a.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这两句的意思是什么把诗中表达同样意思的诗句找出来。说说作者运用了什么方法来写的作者忘不了、丢不掉的是什么b.我们已住进了高楼大厦进入了电子时代,为什么还不能丢掉延安精神②学生交流、教师点拨:a.老牛破车代表过去落后的生产条件,效率很低,速度很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代表伟大的延安精神。毫不犹豫是非常坚决的意思。毫不犹豫丢掉了与不能丢形成鲜明的比照。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我们非常坚决地丢掉了贫穷和落后,却不能丢掉延安精神。诗中表达同样意思的诗句有:我们永远辞别了破旧的茅屋,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作者运用了比照、比喻等方法描写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开展。作者忘不了、丢不掉的是艰苦奋斗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