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国家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国家文物局二〇一一年六月目录前言...............................................1第一章发展形势......................................2第二章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战略..................6第三章发展目标.....................................10第四章主要任务.....................................13第五章重大工程.....................................26第六章保障措施.....................................32第七章实施.......................................35I前言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华民族创造并留下了丰富多彩的珍贵文物。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和战略资源,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体现着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文物博物馆事业,事关文化传承、历史延续,事关社会发展、文明进步,事关民族团结、祖国统一,事关国家安全、国家形象。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文物,发展好文物博物馆事业,始终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职责,始终是全社会的共同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编制本规划。本规划主要阐明“十二五”时期文物博物馆事业的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是未来五年全国文物博物馆工作的行动指南,是各地区各部门推动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的重要依据。本规划的规划期是2011-2015年。1第一章发展形势一、“十一五”时期文物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成就“十一五”时期,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物博物馆工作。党的十七大将包括文物博物馆事业在内的文化建设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布局,明确要求“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为新时期文物博物馆事业指明了发展方向,部署了主要任务,设立了“文化遗产日”,为文化遗产保护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十一五”时期,是文物博物馆事业加快发展的五年。国家文物保护投入大幅增长,“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如期实现。文物博物馆基础工作进一步夯实,文物保护能力建设明显加强。一批文物博物馆法规制度相继实施,文物保护制度初步建立。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长城资源调查、重大文物保护工程、灾后文物抢救保护、基本建设中文物保护、大遗址保护、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水下文物保护等重点文物保护工作扎实推进,文物保护状况得到切实改善。博物馆体系逐步完善,博物馆免费开放取得重大突破,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日益提高。文物博物馆事业对外交流合作成绩斐然,有力推动了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文物科技工作取得长足进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得以提升。文物行政执法督察机制初步建立,文物安全形势有所好转。文物博物馆工作队伍稳步壮大,人才培养得到加强。文物保护知识逐步普及,全社会积极参与文物保护势头方兴未艾。文物保护成果进一步惠及公众,文物博物馆事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持续增长。文物保护对象和范围进一步拓展,文物保护理念和管理2制度不断创新,文物博物馆事业初步实现由政府行为到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转变。这些都为“十二五”时期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十一五”时期文物博物馆事业的主要发展情况发展指标2005年2010年“十一五”增长率(%)不可移动文物总数(万处)40余80余100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个)1271235285文物保护维修项目(项)1355250785文物藏品(万件/套)2304.212864.2224一级文物(件/套)537016720925文物库房面积(万平方米)80.90126.1256文物机构(个)4030595948文物科研机构(个)8810823博物馆(个)2320302030文物系统博物馆(个)1581243554民办博物馆(个)-328-免费开放博物馆(个)-1893-文物系统从业人员(人)8298810247123高级技术职称人数(人)4326581334陈列展览(个)796330156279观众人数(亿人次)1.775.21194未成年人参观人次(亿人次)0.401.35238文物事业费(亿元)30.9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