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骆驼和羊.docx
上传人:骊蓉****23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7 骆驼和羊.docx

7骆驼和羊.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7骆驼和羊7骆驼和羊7骆驼和羊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及其组成的新词。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应当全面地看待自己和别人。只看到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是不对的。继续提高观察能力。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默写课文最后一段。教学重点学会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理解老牛说的话。教学准备生字卡、课文录象。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出示骆驼和羊的剪画1、这是什么?它们是什么样子?2、板书课题:7骆驼和羊齐读二、看课文录象。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自由朗读。2、圈出课文中生字。多读两遍。3、抽读生字卡。正音。四。再读课文,读通句子。1、自由朗读,标出自然段。2、指导朗读文中长句子。3、分段指读。师生评议。五、阅读理解第一段。1、指读,评议。你觉得他读的怎么样?2、同桌分角色读。读出互不服气的语气。3、男女生分角色读。六、作业: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骆驼和羊为了“高好,还是矮好”争论了起来,结果怎样?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出示课题。二、阅读理解第二段。1、看图说说骆驼和羊来到了哪里?它们在干什么?2、自由朗读。想一想:骆驼做了一件什么事证明高比矮好?3、读后指答。相机理解:一抬头抬起扒在伸得老长4、指导朗读。读出骆驼得意,羊不服输的语气。5、小结。骆驼一抬头就吃到了树叶。三、阅读理解第三段。1、自学。先看图说说,再读读课文,想一想:羊做了一件什么事证明矮比高好?2、在自学得基础上指导学生阅读理解①、从哪儿看出羊很神气?(又窄又矮大模大样)②、骆驼又是怎么做的?它认输了吗?3、指导朗读。四、阅读理解第三段。1、谈话:骆驼和羊都不肯认输,它们怎么办的呢?理解“评理”。2、自由朗读老牛的话,想想这句话的意思。3、讨论:①、什么是“长处”?什么是“短处”?②、骆驼只看到自己什么长处?看不到自己什么短处?③、羊只看到自己什么长处?看不到自己什么短处?④、联系课文内容说说为什么说“只看到自己长处,看不到自己短处”是不对的?4、范读老牛的话。5、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老牛的话。五、质疑。六、作业:1、背诵课文最后一段。2、思考:骆驼和羊听了老牛的话会怎么想?第三课时一、检查背诵。二、讨论:骆驼和羊听了老牛的话会怎么想?1、分组讨论。2、分组汇报。3、小结。既要看到自己长处,又要看到自己的短处,虚心向别人学习。三、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四、识记字形,指导书写。出示生字词:骆驼事情它们俩围墙茂盛枝叶前腿摇头1、开火车领读。2、分析字形,说说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些字的?重点指导:墙:右上部分笔顺:茂:里面不要加点。腿:由“月”和“退”组成。3、巩固。①、送卡片游戏。②、朗读课后第二题词语。4、指导练习书写。五、作业:1、读一读,写一写。围墙骆驼枝叶事情只看到茂盛评理证明摇头看不到2、默写课文最后一段。板书设计:7骆驼和羊骆驼:高好一抬头就吃到围墙上枝叶羊:矮好大模大样走进又窄又矮的门老牛:只看自己的长处不看短处是不对的基础训练4教学目标1、复习字母表,按顺序写出小写字母。2、学习用音序查字法查字点。3、练习准确使用字典。4、练习把句子补充完整。5、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培养思维能力。6、掌握左右结构左宽右窄的规律。7、学写留言条,注意留言条的格式和要求。教学重点学习用音序查字典,把句子补充完整,写字练习。教学难点学写留言条。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时间四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一、二题)一、按字母表的顺序,写出小写字母。出示字母表。1、指读、齐读、背诵。2、指导书写小写字母。二、学习用音序法查字典。1、介绍什么是音序查字法及其用途。2、学前练习。练习翻字典,看谁翻的又准又快。3、教查法。先指导学生认识“索引”和“正文”两部分,再指导具体查字的方法。(以“妈”[ma]为例示字)①、第一个字母“m",(想想大写字母是什么?)在“汉语拼音音节索引”中找到“m"栏(“M").②、在“M"栏中找到音节“ma”和对应的页码。③、巩固练习。(本题第二部分)④、查字典。(仍以“妈”为例)在字典正文部分找到“ma”这个音节。按音节声调顺序及排列查到“ma”就可以查到‘妈”这个字了。4、指导查“情”字并填空。5、同桌一起商量查出“烈”字并填空。6、自己独立的查另外的字并填空。(教师巡视)小结:第二课时(第三、四、五题)三、填上合适的词。1、过渡。(以数学应用题的数量单位导入)我们在表示事物的多少时,除了数量以外,还要注意使用数量单位。2、指导练习。①、想想该怎样填。(指名说)②、练习填写。(教师巡视)3、想一想:一()车票中除了填“张”以外,还可以填什么?(议一议,说一说)(有些事物由于表示的形式不同,可以有不同的单位,有些就不形了。)4、巩固练习。(出示卡片并口答)如:一()围巾;一()事情;一()葫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