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研究生专业介绍车辆工程专业本学科隶属“机械工程”一级学科。本学科在多年的发展中,打下了良好的科研基础,确立了稳定的科研方向,形成了特色鲜明、覆盖车辆工程主要研究领域的学科。本学科现有教授10人,其中博士生导师7人,副教授10人,主要从事车辆动力学理论、车辆先进设计与制造技术、电动汽车技术、车辆电子与控制技术、状态监控与诊断、车辆振动噪声与控制、发动机高效低污染燃烧等方面的研究。近年来共完成各种科研项目几十项,获省部级奖多项。目前有在研项目20多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项目多项,项目经费充足。研究方向:1.现代车辆动力学与控制技术2.车辆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3.电动汽车技术4.车辆安全与诊断技术5.车辆NVH与CAE技术6.发动机燃烧与排放控制7.汽车电子与信号技术8.汽车营销理论方法9.工程及专用车辆技术动力机械及工程专业本学科(专业)始建于1970年,1979年开始培养研究生。现有人员12名,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5人。研究队伍年龄结构合理、学术水平较高、研究能力较强。本学科、专业科研工作和成果在全国内燃机界具有一定的特色和影响,承担过多项国家、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多项地方和企业委托项目。成果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和机械工业部教育司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项,其他各类奖项近十项,获得国家专利3项。近年来在国内外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200多篇。研究方向:1.内燃机工作过程2.内燃机新能源应用3.内燃机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4.内燃机摩擦学5.内燃机测试技术6.内燃机电控技术工业工程专业工业工程是一门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和管理学为一体的综合交叉性学科。我校工业工程学科师资力量雄厚,从事相关教学、科研工作的有教授5人,副教授4人。现承担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留学归国人员基金、安徽省国际合作基金和企业委托项目等多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了一大批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同时建有条件良好的实验研究基地,为本学科的发展和应用奠定了坚实的科研基础。研究方向:1.数字化管理理论及其方法研究2.企业信息化工程3.基于项目的企业可视化过程管理4.企业战略管理与流程再造5.过程建模、优化与仿真研究6.产品开发、策划与创新研究7.现代集成制造系统工业设计专业工业设剖且幻偶际跤胍帐酰こ躺杓朴胍帐醮醋飨嗷ソ徊娴难Э啤Aナ粲诨倒こ桃患堆Э浦碌墓ひ瞪杓谱ㄒ担饕曰缫惶寤肺芯慷韵螅τ孟执杓评砺塾敕椒ǎ曰绮飞杓浦械脑煨汀⑸剩翁镆逖В杓品叛В泳醮锢砺鄣任饕芯磕谌荩嘌ひ瞪杓谱鸥呒渡杓朴牍芾砣瞬拧?研究方向:1.工业设计理论与方法2.设计符号学与界面研究3.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环保装备及环境监测工程专业环保装备及环境监测工程学科2003年获准博(硕)士授权资格。本学科主要研究污染治理与环保设备、环境监测技术、废旧产品回收和再利用、先进环保材料等。本学科、专业现有教授8人,副教授5人,其中博士生导师5人。研究课题来源主要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攻关计划和企业委托项目等,科研经费充足。研究方向:1.污染控制技术设备2.环境噪声治理与环保设备的低噪声设计3.环境监测技术与智能化仪器4.废旧机电产品回收与和再利用5.污染治理工艺过程的计算机集散控制系统理论与技术6.先进环保材料7.汽车内部环境工程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机械电子工程学科是全国创办最早的本科专业,199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权,2000年获准博士学位授权资格。本学科所在的机械工程一级学科于2000年获准博士学位授权资格,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及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岗位。在职教授5人,副教授11人,其中硕士生导师8人,博士生导师4人,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本学科主要研究机电产品的设计、控制、信息化及其集成的理论、方法与应用。目前已形成5个稳定的研究方向,研究课题和研究经费充足,课题来源主要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攻关计划和企业委托项目等。研究方向:1.环境意识下的设计与制造2.现代集成制造系统3.机电产品绿色设计与制造4.机电控制与自动化5.机电装备成套技术与系统6.流体传动与控制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本学科是原机械部重点学科和安徽省重点学科,设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和博士后流动站,现有教授15名(其中博士生导师9名)、副教授30名及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学科方向主要涉及机电产品创新设计、性能设计、数字化设计、机械摩擦润滑与节能、机械系统性能及低噪声设计、产品造型设计等内容,研究重点是融合众多相关学科的知识和现代的理论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