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冲刺卷 (新课标Ⅰ卷)生物07(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婀娜****aj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2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6年高考冲刺卷 (新课标Ⅰ卷)生物07(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

2016年高考冲刺卷(新课标Ⅰ卷)生物07(解析版)WORD版含解析.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36分)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世界卫生组织在2016年2月1日称,南美洲新生儿小头症患者数量猛增很大程度上与寨卡病毒有关,已经构成了国际卫生紧急事件。寨卡病毒是单股正链RNA病毒,是一种通过蚊虫进行传播的虫媒病毒,下列关于该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A.寨卡病毒的RNA位于其拟核中B.人体可以通过T细胞产生抗体清除该病毒C.寨卡病毒的核酸彻底水解的产物包括核糖、磷酸和碱基D.为了研究寨卡病毒的致病机理,可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普通培养基大量培养该病毒【答案】C2.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相关描述中,正确的是()A.将糖尿病病人的尿液加入斐林试剂,呈现砖红色沉淀B.将质壁分离复原的细胞用龙胆紫染色,可观察染色体的形态C.分离色素时,橙黄色的色素带距离滤液细线最远D.二氧化碳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由蓝变黄再变绿【答案】C【解析】糖尿病病人的尿液中所含有的葡萄糖为还原糖,加入斐林试剂后,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呈现砖红色沉淀,A项错误;能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的细胞为高度分化的成熟的植物细胞,已经丧失分裂能力,其细胞中没有染色体,染色体出现在细胞周期的分裂期,B项错误;橙黄色的色素带为胡萝卜素,分离色素时,因胡萝卜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高,扩散得速度最快,所以橙黄色的色素带距离滤液细线最远,C项正确;二氧化碳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D项错误。3.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和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在F2代结果有差异,原因是()A.前者有基因分离过程,后者没有B.前者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后者不一定C.前者相对性状差异明显,后者不明显D.前者使用了假说演绎法,后者没使用【答案】B【解析】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和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都有基因分离过程,相对性状都具有明显差异,都使用了假说演绎法,A、C、D三项均错误;前者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但因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相应的等位基因,所以后者不一定,B项正确。4.关于肺炎双球菌的描述,正确的是()A.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基因的表达离不开核糖体C.嘌呤碱基和嘧啶碱基数目相等D.遗传信息不能从DNA流向DNA【答案】B5.种子萌发过程中,由于受到土壤的机械压力,幼苗的下胚轴顶端会产生曲折,形成甲图所示的“顶端弯钩”。科学家为研究该现象产生的机理,在无土、黑暗条件下,给予黄化幼苗不同外源植物激素处理,得到如图乙的结果。下列分析错误的是()“顶端弯钩”的形成减小了子叶在出土过程中的机械伤害“顶端弯钩”的形成与生长素无关茉莉素拮抗乙烯在“顶端弯钩”形成中的作用土壤压力、光照等环境因子会引起植物体内激素含量的变化【答案】B【解析】种子萌发过程中,由于受到土壤的机械压力,幼苗的下胚轴顶端会产生曲折,减小了子叶在出土过程中的机械伤害,A项正确;图乙的实验结果显示:没有给予黄化幼苗外源生长素处理,无法得出“顶端弯钩”的形成与生长素无关的结论,B项错误;茉莉素和乙烯联合处理组的“顶端弯钩”程度小于乙烯单独处理组,说明茉莉素拮抗乙烯在“顶端弯钩”形成中的作用,C项正确;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植物体内产生包括植物激素合成在内的多种变化,进而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控,D项正确。6.荔枝蝽又名臭屁虫,是严重危害荔枝、龙眼的一种害虫。散放平腹小蜂可以防治荔枝蝽,它通过在荔枝蝽的卵内取食卵液,使害虫致死,自己长大后钻出卵壳,又找到荔枝蝽并钻入其卵中继续生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腹小蜂与荔枝蝽是捕食关系B.平腹小蜂与荔枝蝽存在负反馈调节C.杀死荔枝蝽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是喷洒农药D.荔枝蝽在该生态系统中一定是次级消费者【答案】B第II卷(54分)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9题~第32题为题,每个考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9~40为选考题,考生格局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39分)29.(11分)为研究种植密度较高的玉米田中去叶对单株和群体产量的影响,研究者选取开花后3天的植株进行处理,从顶部去除不同数量叶片,每隔13天测定穗位叶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代表单株产量),同时在一定面积的样方中测定群体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