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1课时)检测题1.doc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2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考地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1课时)检测题1.doc

高考地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1课时)检测题1.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区域可持续发展第1课时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课前检测】综合题山西交通图(图1)图2根据所给资料和所学知识,设计表格较我国山西能源基地建设在开发条件、存在问题及治理措施等方面与鲁尔区的异同。德国鲁尔区示意图(图3)欧洲行政区分布示意图(图4)图1【课后检测】一、单项选择题图1为“我国荒漠化土地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1.①地区草地退化严重,其自然原因不包括()A.深处内陆B.降水少C.气候干旱D.过度放牧2.②③④三个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共同特点是()A.过度开垦,土壤侵蚀严重B.劳动力成本低C.过度樵采,土壤侵蚀严重D.多雨,土壤侵蚀严重山西煤炭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但如何正确对待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是摆在人们面前的问题。完成3-4题。3.山西省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是()A.露天开采B.矿区道路的铺设C.井矿巷道的建设D.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4.山西能源基地经济发展的关键是()A.加强原煤的生产和输出B.优化产业结构,延长煤炭的生产链C.合理利用土地资源D.禁止乱砍滥伐,保护植被图2图2示意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产与生态定位。读图完成5-6题。5.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发展方向是()A.增大坡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B.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积C.大规模机械化,建成商品粮基地D.退耕还林(草),发展舍饲养殖6.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生态与生产功能是()①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畜产品供应基地②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③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饲草料供应基地④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7.下列对湿地的理解错误的有()①湿地被喻为“地球之肾”,具有强大的调节水循环的功能②湿地是“水资源调节器”,对维护生态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③湿地是“淡水贮存库”和“淡水净化器”,可以将五类水质净化为三类水质④湿地是巨大的“贮碳库”,对于减缓气候变暖具有重要作用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二、双项选择题近年来,青藏高原上湖泊面积突然扩大的趋势不断持续,除范围越来越广之外,单个湖泊面积扩张速度也不断加快。据此回答8-9题。8.高原上湖泊的面积扩大的原因可能为()A.青藏高原整体不断抬升B.降水增多C.冰雪消融量增加D.植被破坏严重,入湖水量增加9.高原上湖泊的面积扩大的不利影响为()A.优质草场被淹B.降水增加,产生洪涝灾害C.生态环境迅速恶化D.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增加(2013年江苏卷)《2013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提出可持续发展五大支持系统。报告以1995年全国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为100,图5表示2010年五大支持系统的能力指数。读图回答10-11题。图510.1995~2010年发展支持系统发展最快,其代价有()A.大量消耗资源B.大量排放污染物C.科教投入不足D.人口增长缓慢AUTONUM\*MERGEFORMAT1.为保障各支持系统协调发展,应大力加强()A.社会保障建设B.经济基础建设C.农业基础建设D.生态与环境建设三、综合题12.(2016上海卷)然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精准扶贫,需要厘清贫困的主要原因。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云南省怒江州地处滇西北横断山脉纵谷地带,山地面积占全州总面积的98%以上。材料二:怒江州国家级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保护区占全州土地总面积的41.31%。材料三:怒江州境内水能资源丰富,梯级电站建设淹没了部分谷地农田。2012年怒江州建设用地规模与比重人均适宜建设用地面积(m2/人)人均实际建设用地面积(m2/人)适宜建设用地占总面积比重(%)实际建设用地占总面积比重(%)441.83447.291.61图61.631.说明影响怒江州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并分析造成这一问题的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原因。(6分)2.简述怒江州经济发展可以采取的对策。(4分)【课前检测】参考答案项目德国鲁尔区山西能源基地建设开发条件煤炭丰富;离铁矿区较近;水源充沛;水陆交通便利;市场广阔煤炭资源丰富,开发条件好;市场广阔;位置适中,交通较便利;但水源不足存在问题生产结构单一;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新技术革命的冲击;环境污染严重生产结构单一;煤炭运力不足;环境污染严重治理措施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布局;发展经济,繁荣科技;建立发达的交通网络;消除污染,美化环境扩大煤炭开采量;发展交通,提高晋煤外运能力;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课后检测】参考答案D2.A3.D4.B5.D6.A7.B8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