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绪论基本要求:营养学的进展★我国三千年前就有食医★现代营养学奠基于十八世纪中叶★整个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中叶为发现和研究各种营养素的鼎盛时期★二十世纪末期植物化学物的研究热点★二十一世纪分子营养学为又一研究热点食品卫生学的进展★我国早在周朝就有对食品卫生的经验性认识和管理★十九世纪初奠定了食品卫生学的自然科学基础★二次大战后,生物性、化学性、放射性三大食品污染物研究迅猛发展★食品卫生领域的新问题★CAC的成立及我国加入WTO后面临的挑战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研究方法实验研究:离体实验(invitro)整体实验(invivo)人群研究:自愿者的试验研究人群流行病学调查意外事故或突发事件的人群研究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研究展望★继续开展营养学的各项基础研究★开展各种特殊人群的合理营养与膳食结构研究★营养相关疾病的理论研究★加强社区营养及必要社会措施的研究★不断认识和研究在食物中新出现的污染问题★提高食物中毒及其他食源性疾病的科学管理水平★进一步完善我国食品卫生监督管理的体制与机构第一篇营养学基本概念:基本要求:第二节脂类基本要求:第三节碳水化物基本要求:(四)多糖大于10个单糖组成的多糖化合物1.糖原2.淀粉3.膳食纤维指存在于食物中不能被机体消化吸收的多糖类化合物的总称。(1)不溶性纤维a纤维素存在于所有植物中,以小麦为代表。b半纤维素存在于小麦、黑麦、大米、蔬菜中。c木质素存在于所有植物中。(2)可溶性纤维1)果胶、树胶和粘胶存在于柑橘类和燕麦类制品中。2)某些半纤维素存在于豆类中。一、碳水化物的功能二、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三、碳水化合物供给第四节热能一、概述热能包括热和能两种。在体内,热量维持体温的恒定并不断地向环境散发,能量可维持各种生理和体力活动的正常进行。国际上通用的热能单位是焦耳。二、人体的热能消耗(一)基础代谢基础代谢消耗的热能是维持生命的最低热能消耗。可利用身高、体重等指标计算出每天的基础代谢的热能消耗。人体的基础代谢不仅存在着个体之间的差异,自身的基础代谢也常有变化。影响人体基础代谢的因素:(1)体格的影响:(2)不同生理、病理状况的影响:(3)环境条件的影响:(4)尼古丁和咖啡因可以刺激基础代谢水平升高。(二)体力活动体力活动所消耗的热能约占人体总热能消耗的15%-30%。是人体热能消耗变化最大,也是人体控制热能消耗、保持能量平衡维持健康最重要的部分。体力活动所消耗热能多少与肌肉发达程度、体重和活动时间、强度等因素有关。(三)食物特殊动力作用不同的成分其食物的热效应不等。以蛋白质的食物热效应最大,脂肪的食物热效应最少。这与营养素消化吸收后转变成ATP的量、以及转变成组织成分时消耗的能量有关。三、人体一日热能需要的确定确定各人群的热能需要量常采用计算法和测量法。四、热能供给人体的能量来源于食物中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物三大热能营养素。中国营养学会推荐,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物占总热能的适宜比例分别为10%-14%、20%-25%和60%-70%。第五节矿物质基本要求:矿物质与其它营养素不同,不能在体内生成,且除非被排出体外,不可能在体内消失。因此必须通过膳食补充。在体内,矿物质的特点:①分布极不均匀;②其含量随年龄增加而增加,但元素间比例变动不大;③元素之间尚存在拮抗与协同作用;④元素特别是微量元素的摄入量具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根据矿物质在食物中的分布及其吸收、人体需要特点,在我国人群中比较容易缺乏的有钙、铁、锌。在特殊地理环境或其它特殊条件下,也可能有碘、硒及其他元素的缺乏问题。矿物质的特点矿物质在体内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和饮水中摄取矿物质在体内分布极不均匀矿物质相互之间存在协同或拮抗作用某些微量元素在体内虽需要量很少,但因其生理剂量与中毒剂量范围较窄,摄入过多易产生毒性作用。矿物质的生理功能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成分调节细胞膜的通透性维持神经和肌肉的兴奋性组成激素、维生素、蛋白质和多种酶类的成分矿物质缺乏的主要因素地球环境中各种元素的分布不平衡食物中含有天然存在的矿物质拮抗物食物加工过程中造成矿物质的损失摄入量不足或不良饮食习惯生理上有特殊营养需求的人群一、钙(二)吸收与代谢1.吸收钙在小肠通过主动转运与被动转运吸收,一般钙吸收率为20%~60%不等。2.排泄钙在体内代谢后主要经肠道排出,钙从尿中排除量约为摄入量的20%左右。高温作业和哺乳期可通过汗和乳汁排除。3.储留钙在体内的储留受膳食供给水平及人体对钙需要程度等所左右。(三)参考摄入量中国营养学会推荐钙的AI值为0岁~300mg,0.5岁-400mg,4岁-800mg,11岁-1000mg,18岁-800mg,5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