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土地改革 (2).docx
上传人:sy****29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5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3课土地改革 (2).docx

第3课土地改革(2).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单元第3课土地改革知识点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1.原因(1)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3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农村存在着大量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2)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2.颁布: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3.成果: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知识点2土地改革的意义1.政治方面: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2.经济方面: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例1】1950年,凤阳花鼓词:“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土地还家后,幸福生活万年长。”词中的“土地还家”体现了()A.封建土地制度的废除B.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C.“大跃进”运动的开展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解析:本题考查土地改革。B、C、D三项时间与题干时间不相符,排除这三项。1950年冬起,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约3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约7亿亩土地。故选择A。答案:A【例2】彻底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使农民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大大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是()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土地改革的完成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辟解析:本题考查土地改革的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备件。故选择B。答案:B【例3】下表是1950年至l952年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变化表。这些变化说明()粮食棉花油料1951年比1950年增长(%)8.748.822.41952年比1951年增长(%)14.126.512.5A.土地改革运动解放了农村生产力B.社会主义改造顺应了广大农民的愿望C.集体经济制度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D.过渡时期总路线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析:本题考查土地改革的意义。观察图表可知,1952年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比1950年有了大幅度提高。1950—1952年是土地改革时期,图表数据体现了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大发展。故选择A。答案: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工业化开辟道路。这使我国延续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被废除,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为农业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进一步巩固了工农联盟和人民民主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