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星巴克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方案分析.doc
上传人:是你****优呀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完整word版)星巴克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方案分析.doc

(完整word版)星巴克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方案分析.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第页共NUMPAGES3页案例题目:咖啡帝国——星巴克公司的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案例分析一、案例陈述(要求:1000字之内,需要按照课程特点来重新整理。案例陈述不完整、少于500字或多于1000字均扣分,本部分总分为15分)星巴克是美国一家连锁咖啡公司的名称,1971年成立,为全球最大的咖啡连锁店,其总部坐落于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市。星巴克旗下零售产品包括30多款全球顶级的咖啡豆、手工制作的浓缩咖啡和多款咖啡冷热饮料、新鲜美味的各式糕点食品以及丰富多样的咖啡机、咖啡杯等商品。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星巴克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有近12,000间分店,遍布北美、南美洲、欧洲、中东及太平洋区。从1998年进入中国以来,星巴克就成为了一个时尚的代名词、一个品牌和一个文化的标志,而不仅仅是一杯咖啡,咖啡只是一种载体,而正是通过咖啡这种载体,星巴克把一种独特的格调传送给顾客。咖啡的消费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文化层次上的消费,文化的沟通需要的就是咖啡店所营造的环境文化能够感染顾客,让顾客享受并形成良好的互动体验。然而,就这样一个咖啡帝国,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也未能幸免于难。根据公司统计数据,在2008年12月28日结束的企业财年第一季度中,星巴克净利润与前一财年同期相比下降69%。2009年1月28日,星巴克公司宣布,公司将裁员6700人并关闭300家分店,以应对不景气的经济形势。2012年3月29日,星巴克连锁咖啡店为了减少使用人造色素,宣布改用胭脂虫提取物为草苺星冰乐饮品加色,但专家指出胭脂虫有可能导致哮喘病人身体不适事件。对此,星巴克于2012年4月表示,胭脂虫红“不存在安全或质量问题”,但出于尊重顾客反馈将停止使用;在中国市场销售的饮品中没有使用该种添加剂,仅在少部分食品中使用。这样一个咖啡帝国出现这样一系列问题,离不开它的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星巴克从起初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对集中时期(1971-1992)过度到今日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时期(1992年至今),典型的英美公司治理模式,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缺乏权力制衡。内部控制方面,星巴克没有认真考虑通过合理评价体系评价员工绩效,体现员工价值;星巴克没有建立符合企业特征的职责分工体系,出现问题无法高效而快速的解决问题,导致责任的授权与分配机制失效;星巴克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同时,星巴克注重与顾客的沟通,使其成为顾客的“第三生活空间”;健全的内部审计制度的不完善、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的缺乏也是其存在的问题。二、拟分析的问题(问题提炼)(要求:不超过3个,所列需问题必须与本课程相关,且与后面问题分析相一致)(本部分共计10分)(1)星巴克在公司治理方面有哪些优势和劣势?(2)星巴克内部控制失调,结合公司控制及风险管理相关理论知识探讨其失利的根本原因。三、案例所涉及的本课程知识(知识链接)(要求:仅需要列举知识点,但需要在问题分析和解决思路中体现)(本部分共计10分)(1)企业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成为公司的基本原则。(2)英美公司治理模式。(3)公司内部治理的激励机制、监督机制和决策机制。(4)公司内部控制的目标和作用。(5)内部控制框架体系五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价、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督。(6)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关系。(7)内部控制的评价。四、问题分析(要求:用本课程知识分析第二部分所列的问题,知识点可以适当拓展,字数1500以内,字数少于1000或多于1500均扣分)(本部分共计30分)1、优势:(1)对高层管理者的薪酬激励:星巴克固定年薪由基本年薪和现金奖励组成,长期激励手段指期权奖励。星巴克对高层管理者的薪酬激励是典型的美国模式:高层管理者的期权收入占总薪酬的大部分。美国的公司相信期权是有效的长期激励手段,授予管理层大量的股票期权可以让管理层利益和股东利益保持一致,从而激励管理层创造最大的股东价值。(2)人力资源:星巴克与顾客的互动颇具独到之处。例如,星巴克的柜台一定摆放在离门口不远的地方。只要客人一进门,员工就要和客人接触,有眼神交流;只要有顾客给它提意见,就会有回函,并记录在案,且适时邀请他们参加公司组织的活动;其还通过开设免费的咖啡讲座与顾客沟通。在星巴克公司,员工不叫员工,而叫“合作伙伴”。星巴克2/3以上的雇员都是兼职,员工流动率较大。其将员工放在首位,对员工进行大量投资,其员工可以持有本公司的股票。劣势:(1)股权分散,监督经营权上存在严重的“搭便车”现象,小股东参与股东大会、进行代理权竞争和积极性很小,也无力从事这些活动,进而使公司运作容易形成内部人控制或经营者主导。(2)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缺乏权力制衡。总公司出于对分公司的信任,使其成为全权代表和实际监管者,所以分公司实际的控制权在分公司经理手中,财务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