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改革铺平发展路,新模式成就新辉煌太原市工读学校王春生太原市工读学校是太原市唯一对有违法和品德偏常的中小学生进行教育、转化和心理矫治的特殊学校,它是我国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在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发展健康、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促成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校自1993年以来,校领导审时度势,认真分析了工读教育的现状和我国改革开放给工读学校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励精图治,锐意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彻底摆脱了生存危机,走上了蓬勃发展的康庄大道。一、学校概况太原市工读学校于一九七九年十二月根据中央[79]58号文件精神成立,一九九四年十月根据国办发[87]38号文件“工读学校有条件的要办成职业技术学校”的规定,成立了太原市第四职业中学,实行一校两制,由市教委主管,市公安局协办,在对品德行为偏常和有轻微违法行为的青少年开展教育、矫治、挽救、转化,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发展,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促成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为了方便学生实习,于一九九五年五月成立了太原市机动车驾驶员培训二十七学校。学校占地面积188亩,原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特别近三年来,采用自筹资金和市教委拨款相结合的方式,新建实验室500M2,教学办公综合楼1200M2,总建筑面积达到7700M2,新硬化,美化,绿化校园面积4000M2,使校园绿化面积达到70%。新购置大型轿车三辆,微型警车三辆,小轿车一辆。校内拥有占地100亩的标准机动车训练场地和教练车15台,学生维修实习车间3个,拥有电子计算机网络教室一个和多功能大型阶梯教室一个。现有教职工63名,专职教师43名,公安干警3名;有12个教学班,在校生155名,校外帮转生161名,工读预备生627名;开设有机动车检测与维修、计算机及应用两个职高专业。形成了从小学高年级到初中、职高、高职、大专四个层次一条龙的办学格局。2001年为社会短期培训学员1000多名。太原市工读学校是全国工读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单位、山西省《政府法制》理事会常务理事单位、山西省文明学校、太原市文明单位、太原市园林化单位、太原市德育模范学校、太原市综合治理模范学校、太原市职业教育先进学校、太原市专业技术等级鉴定基地,太原市杏花岭区小东门学校,太原市五十一中等12所中小学校在我校建立了法制教育基地,我校正在为太原市154所中小学作巡回法制报告,目前听讲学生已达到了20多万,成为太原市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和教育、转化、矫治青少年不良行为的法制教育中心。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曾经多少年来,工读教育的发展一直不平衡,处于徘徊状态,特别是像我校这样处于内陆城市的工读学校,办学观念落后、信息闭塞、模式陈旧、生存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学校,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为了解决生存与发展的问题,我校领导一班人,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精辟地分析了我校建校以来的办学状况,决定先从招生途径打开改革的缺口,并得到了市教委的大力支持。太原市教委与太原市公安局联合下发了“招收工读生”的文件,初步打开了招生局面,使在校工读生在短短几年内翻了两番,办学有了起色。一九九七年全国部分工读学校改革与发展研讨现场交流会在我校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工读学校的领导和工读教育的专家汇集我校,给我校带来了工读教育的先进经验和最新信息,为我校的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此后,我校趁这次现场会的强势东风,进一步深化改革,强化内部管理机制,健全和完善规章制度,要把学生招的进,留得住,变得好,送的走。为此学校依据《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罪法》、《教育法》、《职业教育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依法办学,实行与普通教学同步教学,确立了“工读是教育的主体,职业教育作先导,校办产业是基础”的办学体制,实行“三多功能,四种形式”(三大功能:教育保护功能、为家长服务功能、科研功能。四种形式:工读教育、职业教育、托管教育、校外地人延伸教育。)的办学模式。制定了我校《班级管理暂行条例》、《学生违纪处罚条例》、《优秀生奖学金条例》、《毕业证发放暂行条例》、《教职工责任追究制度》、《教职工讲法条例》、《教职工岗位量化考核细则》、《班级、学生学情分析制度》等规章制度,以“特色鲜明,管理规范,以人为本,质量第一,效果显著”为特点,努力把我校建成学生向往、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乐园,真正成为集对问题学生教育转化、犯罪预防、心理咨询和矫治为一体的教育、挽救与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法制教育中心。由于我校采取了一系列的以德治校,依法治教和深化内部改革的举措,以信得过的教育转化质量赢得了社会和家长的信任,并通过电视、电台、报纸等新闻媒体加大对我校办学特色和教育转化质量的宣传,消除了社会上对工读学校固有的偏见和错误认识,使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了工读教育对普通教育的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