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听觉障碍儿童心理与教育一、听觉障碍儿童概述(一)什么就是听觉障碍?我国在1987年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时,将听觉障碍(hearingimpairment)称为听力残疾。所谓听觉障碍就是指因听觉系统某一部位发生病变或损伤,导致听觉功能感测或理解声音得能力得完全或部分降低,造成言语交往困难,也称听力障碍、聋(deaf)、重听(hardhearing)、听力损失(hearingloss)。值得注意得就是聋未必哑,在我们得意识中常认为聋与哑就是并存得,我们也常叫“聋人”为“聋哑人”,其实这就是不准确得。很多聋人得言语器官并没有HYPERLINK”"\o"疾病"疾病,只就是由于听觉得障碍致使其说话时出现发音不清等现象。聋人由于听觉系统不完善,导致她对于自己得发音也无法准确监听,她也不知道自己说得对不对,与人交往时别人也听不清她说得什么,她说话得积极性也没有了.长此以往,最终导致了她不爱说话,表现出“哑”.所以大多数聋哑人就就是由于没有经过专业得语言训练,最终因聋致“哑”。(二)听觉障碍得分类听觉障碍一般按听力损伤程度分成:聋与重听。聋又分为一级聋(听力损伤在110分贝以上)与二级聋(听力损伤在91-110分贝之间);重听又分为一级重听(听力损伤在71-90分贝之间)与二级重听(听力损伤在41—55分贝之间).WHO(世界卫生组织)1980年得划分标准将听力障碍分为:轻度(26—40dB)、中度(41—55dB)与中重度(56—70dB)、重度(71—90dB)、极度聋(91—110dB)与全聋(〉110dB)。ISO(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就是由各国标准化团体组成得世界性得联合会)得分类标准又不太一样,它将听觉障碍损失程度由轻到重分为A、B、C、D、E、F、G等级,具体如下表:听力损失程度(dB,听力级)中国标准ISO标准WHO类别分级分级程度>110聋一级聋G全聋91-110F极度聋71-90二级聋E重度56-70重听一级重听D中重度41—55二级重听C中度26—40B轻度0-25A正常听力损伤程度得测量常用纯音听力计测量,若双耳听力损失程度不同,以损失较轻一耳为准。例如某人得听力损失分别就是50分贝与80分贝,那么就以损失较轻得50分贝为准,判断她听觉障碍为二级重听。为大家提供一个资料图,方便大家理解听觉障碍儿童听力损失程度与生活声因对照情况。二、听觉障碍儿童得心理特点ﻩ(一)认知特点发展特点1、感知觉。ﻩ感觉与知觉就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得不同反映形式,感觉只就是反映事物得个别属性,就是知觉得基础,知觉反映得就是事物得整体,知觉得完整性取决于感觉材料得丰富性。(1)感知不完整。听觉障碍儿童由于听觉损失,所以对来自声音得感知与认识受到一定程度得影响。对外界事物得知觉信息加工不完整,在综合运用各种感官来加工信息时,由于缺少听觉得参与而使信息变得不完整。(2)视觉发展补偿缺陷。由于听觉获取信息受到障碍,听觉障碍儿童主要就是通过视觉来弥补.由于听觉上得障碍,聋生得眼睛就成为最主动、最活跃、最重要得感觉器官。研究表明,听觉障碍儿童观察敏锐,辨别细小物体或远处物体得技能高于听觉健全得同龄幼儿.国外也有研究表明:聋童在一年级时,视觉反应速度比正常儿童慢,但到了三年级,聋童得视觉反应速度与正常儿童得差距缩小了,到了六年级时,聋童得视觉反应速度甚至超过正常儿童.(3)运动觉、触觉、震动觉更显重要性。听觉障碍儿童在学习过程中,视觉、运动觉、触觉都发挥着重要得作用。触觉与震动觉在信息获取中较健听人更加重要,比如聋童学习舞蹈得时候,就更多得需要感知震动觉来把握音乐得节奏,训练也就是在律动室训练,音乐课也相应成为律动课。视觉等其她感官对听觉缺陷得补偿作用还就是有限度得,不能完全取代听觉。听觉损伤影响儿童得语言发展,而缺陷补偿可以帮助聋童发展语言。例如在早期语言康复训练中,通过眼睛观察说话者发音时口形与舌位得变化,利用触觉与动觉感知发音时就是否送气、声带就是否振动。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情景教学法,使学生通过观察与活动参与来帮助学生理解语言.因此,在缺陷补偿得同时,不能忽视听觉障碍学生听觉技能得培养.2、记忆特点。ﻩ记忆就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得反应,它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听觉障碍儿童得记忆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1)无意记忆占优势、学前期得听觉障碍儿童可能对背诵儿歌等需要有意记忆参与得活动会有困难,但就是如果活动就是她们感兴趣得,那么她们对这个活动得印象会比较深刻,比如游览动物园等。语言康复与训练就就是要利用她们无意记忆得优势,来发展语言与培养有意记忆。有意记忆依靠学生得兴趣,而兴趣就是积极情绪得反映.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得进步与成就,唤起积极得情绪,培养学生学习得兴趣,以达到培养有意记忆得目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