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南安市南侨中学“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争求意见稿)(2011年-2015年)本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我国基础教育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期。现根据《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南安市教育局“十二五”规划的工作意见》等文件精神,以“学生健康成长,教师专业成长,学校科学发展”为办学理念,以“建快乐成长殿堂,做特色办学文章”为工作目标,结合学校实际,编制本校“十二五规划”。二、“十二五”期间教育发展的背景、目标、战略及任务(一)“十二五”期间教育发展的环境分析“十二五”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上启下的五年,更是落实贯彻国发〔2009〕3号文件提升教育质量的五年。加快城市建设,加快城市现代化进程,在更高层次上统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增强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将对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并为教育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教育的优质化发展也必然会有更高的期望。由此可见,我校教育改革和事业发展要实现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进一步加快学校教育的发展和改革,进一步加快学校教育的现代化、规范化的进程。(二)“十二五”期间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十二五”期间学校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坚持科学发展为指导,以“学生健康成长,教师专业成长,学校科学发展”为办学理念,以“建快乐成长殿堂,做特色办学文章”为工作目标,实现学校教育全面、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地发展。(三)“十二五”期间教育发展的主要目标“十二五”期间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五优一领先”:育人环境优美,体现人本化;教育装备优良,体现现代化;教育师资优质,体现梯次化;教育特色优异,体现个性化;教育质量优秀,体现素质化;学校教育现代化水平领先。具体是:1、教育事业持续发展:初中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班升学率均达南安中等水平。2、师资队伍:建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结构合理、一专多能的教师队伍。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本科学历比例达到80%。3、信息化建设:完善数字化校园设施,不断开发和充分运用教育信息化功能。4、和谐校园:不断优化育人环境,把学校办成理想智慧的家园,成功愉悦的乐园,科学人文的花园,自主互动的学园。(四)“十二五”期间教育发展战略1、“人文强校”战略造就高水平的师资和高素质的管理队伍;推进精细化管理;建设先进的校园文化,增加学校的凝聚力和活力,形成学校的核心竞争力。2、“质量固校”战略坚持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倡导和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重视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好基础;挖掘学生潜能,增强学生的交往协作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狠抓教学管理,严格教学秩序,不断提高教育质量。3、“依法治校”战略依法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形成符合法治精神的育人环境;完善学校各项民主管理制度,实现学校管理与运行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依法保障学校、教师、学生的合法权益。(五)“十二五”期间的主要建设任务1、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注重解决师生中的实际问题,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建设,建立和完善工作激励和保障机制,创绿色绿色学校,建优秀教工之家,积极向创建南安文明单位的目标迈进。2、师资建设:积极培养、引进、稳定人才队伍,培养市以上骨干教师20名以上;积极进行教师培训,强化教师实践能力,使“一专多能型”教师达到60%以上;大力实施“名师”工程,培养出2-3名教学名师。3、课程改革:建立和完善课程建设评价体系,制定切实可行的课程建设规划,积极开展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试方法的改革与实践。4、教育科研。加大科研投入,推行项目管理,积极承担市、区级科研规划课题,加强立项管理;积极鼓励和支持教师开展教科研活动,选择和确定重点研究课题,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和改革扶持,力争市、区级以上科研成果有大幅度增长。5、文化建设。进一步开创校园文化建设的新领域,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寓教于乐。关心师生身体健康,结合学校实际推广全民健身活动,用诵经典唱红歌为主要形式的文体活动融洽人际关系,促进和谐校园建设。6、校园建设:1、改善教职工的住房条件,翻新或新建教职工宿舍楼;2、加固美化转墙,改造校门;3、继续优化校园网络、教学仪器、教室多媒体设备,增添多媒体设备,建教师电子备课室,力争实现实验室、教室都能上多媒体;4、改善教师办公环境;4、不断完善现代化安全保卫设施,进一步做好校园及周边环境的净化、绿化、美化工作。三、保障措施1.转变教育观念。从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树立注重品质培养,引导自主学习,强化实践能力的全面素质质量观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