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创业服装店故事.docx
上传人:子安****吖吖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女性创业服装店故事.docx

女性创业服装店故事.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女性创业服装店故事女性创业服装店故事(一)作为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生的创业者,李佳怀揣一万元资金下海,短短五年时间,已拥有六家店铺和百万身家。她的店铺都是从别人手中盘来的亏损门面,而她所经营的项目恰恰是最最常见、竞争也最为激烈的服饰,那么,李佳是如何让服饰小店脱颖而出的呢?徐家汇地铁商场,与其它地铁商铺的布局并没有什么两样,服饰占了绝对的主流。然而,其中一家名为“衣物理念”的店铺生意却格外的红火。作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出生的创业者,李佳拥有这些只用了短短五年时间。五年之前,她对从商一无所知。“螺蛳壳”起步月收六万2000年,李佳和众多在办公室上班的白领一样,朝九晚五。在静安寺附近上班的她,一次乘坐地铁二号线途中的一次偶遇,掀开了她另一种生活方式的扉页。“在河南中路站内,我看见一个小店铺面临经营困难,正在着手转让。虽然家里没有人从商,但是对于开店我却十分感兴趣,决定问问情况再作定夺。”说它小,名副其实。因为它只有3.6平方米。李佳回忆道,“那个时候地铁商铺虽然非常紧俏,但是租金水平不高。那个铺位每月的租金是1500元。我当时的收入是每个月3000元,想想即使输了,每个月也就少拿1500元,这个风险我担当得起。”现在想来,李佳有些庆幸,如果当时的租金是现在的水平,那么,自己的'舞台依然是在办公室中。创业之初,资金有限是必然。除了房租,李佳将全部的钱都用来从批发市场购进服装,其他地方则能省就省。没有钱装修,她找来了几沓英文报纸,自己动手,糊满所有的墙。所有的前期投入不过一万元。开始创业,意味着开始一段艰苦的生活。没有辞掉工作的李佳,每天清晨五点起床去批发市场进货,挂样之后交给照看店铺的阿姨;下午五点之后,阿姨下班,结束工作的李佳再次上岗。然而,就是这样一家不起眼的小店,生意却出奇地火爆。狭小的空间内总是人满为患,而且保持着较高的重复购买率。一个月之后的成绩让李佳自己都惊诧不已,营业额有六万元,而到手的净利也有两万余元。就在这时,公司的一个决定让李佳左右为难。“公司派遣我驻日本工作,我知道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但是对于那个小店,我更是难以割舍。”于是,李佳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出国的机会,连工作也一并辞退,专心下海了。老板娘的亲自督战让小店更上一层楼,很快成为了河南中路站内一支独秀的商铺。树大招风,李佳的店铺开始遭到“围堵”。周围的同类店铺开始纷纷进相同款式的衣服,但是这一招对已经积累了一批老顾客的李佳似乎并不奏效,而且发生了让她哭笑不得的一幕。“因为我的店实在是太小,连人都站不下,别说是换衣服。所以有些顾客就跑到别的店去试了之后,再回来告诉我:‘就要这件,我试过可以的。”之后,站内的所有商铺以“商铺经营者必须是一房东”为由,联名向物业接二连三地投诉。就这样在非个人经营失当的情况下,李佳无奈地为第一次创业划上句号。女性创业服装店故事(二)马信,四川美术学院建筑学专业的毕业生。2011年11月,她与三个好友一起创业成立了几弋服装设计工作室,现任执行总监一职。“我们四个人都是好朋友,虽然各自所学的专业不一样,但是都有创业的意向。我本人喜欢服装设计,所以选择服装业为创业方向,他们三个对此也没有异议。”马信告诉重庆晚报记者,“最初我们也是采用传统模式,一方面自己设计衣服,然后找别的服装工作室代工生产;另一方面也淘一些衣服来卖。”传统模式下运营了3个月,平均每月营业额有3万元左右,这没有让马信感到满足,反而让她感到了一丝危机。如何开一家服装店?“因为我们的目标是打造自己的品牌,,所以我感到如果继续这样下去这个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毕竟我们的规模小,水平也有限。所以,必须考虑转型了。”外包借力营业额大幅飙至5万元怎么转型?直到一天她在网上了解到,部分外国服装品牌设计环节是由独立设计师完成。这种模式在中国数量不多,但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已出现。于是马信与团队商量后分头前往北京、上海、深圳、广州这四座城市考察学习。随后作出重要决定———采用独立设计师集群的模式,把设计外包出去。郑州大学生联盟马信介绍称,“我们先和北京的2个独立设计师合作,约定对方至少每2个月给我们设计一个系列,我们从中选择认为比较合适的,然后再由设计师把选好的衣服每样寄1—2件过来。如何开一家服装店?如销售好,就再让设计师继续寄。衣服卖出后设计师和我们按六四比例分账。”采用该模式后,虽分成只拿四成,但衣服的款式大受大学生欢迎。营业额反而大幅度增加了66%,平均每个月5万元左右。马信表示,“去年7月,我们在U城天街又开了一家店并注册了自己的品牌,过去一年里全年营业额为49.8万元。现在一共有8个设计师,其中5个是北京独立设计师,北京的设计理念和风格比重庆前卫得多。”专家点评创意回避传统模式两大问题马信等人的创业案例,重庆大学管理学教授曾国平接受重庆晚报记者采访时不吝赞赏:“我们常说创新、创意,,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