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诊断学之皮肤黏膜出血皮肤黏膜出血:病因与发生机制2、血小板异常:(1)血小板减少:①血小板生成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感染、药物性抑制等②血小板破坏过多: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药物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③血小板消耗过多: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弥漫性血管内凝血。(2)血小板增多:①原发性: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②继发性:继发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脾切除后、感染、创伤等,此类疾病血小板数虽然增多,仍可引起出血现象,是由于活动性凝血活酶生成迟缓或伴有血小板功能异常所致。(3)血小板功能异常:①遗传性:血小板无力症(主要为聚集功能异常)、血小板病(主要为血小板第3因子异常)等;②继发性:继发于药物、尿毒症、肝病、异常球蛋白血症等。3、凝血功能障碍(1)遗传性:血友病、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凝血酶原缺乏症、低凝血酶原血症、凝血因子缺乏症等。(2)继发性:严重肝病、尿毒症、维生素K缺乏。(3)循环血液中抗凝物质增多或纤溶亢进:异常蛋白血症类肝素抗凝物质增多、抗凝药物治疗过量、原发性纤溶或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所致的继发性纤溶。临床表现伴随症状问诊要点谢谢大家!伴随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