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历法的基本内容.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3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国古代历法的基本内容.doc

中国古代历法的基本内容.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字号:小中大|打印发布:2009-1-0418:50作者:塌鼻子先生来源:古风论坛查看:72次中国古代历法是一门很专门的学问,是古天文学的一个分支,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到天文、数学、物理等各个科学领域。学习中国古代文史的人,只学一点中国古代历法与文史有关的内容就可以了,不可能也无必要搞得很深。1在中国古代历法和古代史书中,年和岁有不同的意思。年相当于我们今天的阴历年,一年12或13个月,354或384日。岁相当于今天的阳历年,一年12个月,365或366日。《尚书·尧典》说:“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改作“岁三百六十六日”,说明期就是一岁。年和岁都是历法术语,是时间的计算单位,是用整日、整月进位的,不等于回归年的长度。回归年的长度,在古代历法中叫“岁实”。不过由于测量技术的落后,当时各种历法所定的“岁实”都大于回归年的实际长度。历法一年或一岁都必须用整日、整月计算,使用时才方便,这就不可能同回归年的日数完全相符,所以历法只要求若干历法年的平均日数同回归年接近就行了。2前面说过,中国古代的历法和今天的农历,都属于阴阳合历系统,即调合阴、阳历矛盾的历法。太阳、地球、月亮的运转周期本来就不能配合,阴阳合历又如何去调合呢?然而我国古代历法用十分巧妙的方法把二者调和得非常协调,这个方法就是置闰法。《尚书·尧典》说明:“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左传》文公六年说:“闰以正时”,就是说的置闰法。中国古代历法的月,同朔望月基本符合,两个月一大一小共59日,这一点与阴历完全相同。但如果完全按照阴历安排一年12个月,354日,历法月虽然同朔望月基本符合,可是一年比回归年却少了11日多,三年就少了一个月多,过十六七年就会在三伏天里过新年,历法年同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规律就乱套了。为了既使历法月同朔望月符合,又使历法年同回归年符合,就用置闰的方法来补足这每年11日多的差额。闰者多余也,就是到一定时候增加一个多余的月,不致使历法年同回归年完全脱节。置闰的方法,是逐步完善的。起初,例如商周时期,似乎只知道三年一闰,到战国时就已经知道十九年七闰的闰周了。19年7闰,共235个朔望月。按中国古代大多数历法采用的“四分历”的岁实和朔策(朔望月的长度),19回归年同235朔望月是相等的,它们的关系是:19×365.25=235×499/940=6939.7529也就是说,阳历的19年等于阴历的19年,阴阳历就完全调和起来了。19回归年同235朔望月的日数完全相等,那就说明,任何节气,经过19年又必然回到同一天去。假如今年正月朔日朔旦立春,过19年后也一定是正月朔日立春,只是合朔和交节的时刻相差了0.25日,必须经过4个19年(76年),合朔和交节的时刻才能又回到原来的一点(朔旦)上。因此中国古代历法把19年叫做一章,4章76年叫做节。十九年七闰的闰周,同今天测用现代仪器实例的长度也基本符合。如19回归年总长6939.6018日,235朔望月总长6939.6879日,二者相差2小时4分16.3秒了。闰月放在一年中的什么时候?西汉中叶以前都放在年末,如殷周叫“十三月”,秦和西汉初叫“后九月”。从汉武帝施用太初历开始,就规定闰无中气之月。此法一直沿用到今天。十九年七闰法是我国古代历法的主要特点之一。3分至就是二分二至,即冬至、春分、夏至、秋分,以此将一回归年的长度划为四等分。这也是我国古代历法的主要特点和关键内容,属于阳历系统。一年之中分至定气准了,历法就比较准确了,而分至中的关键又在于定冬至点。定冬至点的办法比较复杂,要进行天文学上的测试,不是三言两语说得清楚的。在我国古代,定冬至点的办法也有一个发展过程。起初,人们大概是以冬天日影最长的一点为冬至点,到我国战国时天文学发展了,就改用日月相会于某一星座为冬至点了。冬至点是一回归年的起点,地球绕太阳一周再回到冬至点的长度,就是一回归年。这个长度的中分处就是夏至点,二分则在二至的中点,一定是昼夜平分的那一天。气是包括分至在内在二十四个历法术语,用它们把一回归年划为二十四等分。下面是二十四气表:22冬至23小寒24大寒1立春2雨水3惊蛰4春分5清明6谷雨7立夏8小满9芒种10夏至11小暑12大暑13立秋14处暑15白露16秋分17寒露18霜降19立冬20小雪21大雪这些名称表示了一岁之中我国黄河流域气候、农事与自然现象的变化,如惊蛰意味蛇虫冬眠已醒,芒种说明种子破胎而出,霜降表示开始打霜等等。一回归年分为二十四气,两气间的长度为十五日多。气是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