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教学反思精编.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温度》教学反思精编.docx

《温度》教学反思精编.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温度》教学反思《温度》教学反思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写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快来参考教学反思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温度》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温度》教学反思1《冷热与温度》一课,这是经过新教改的课,对我老说从没上过这一课,对我来说难度还是不小的。上课前我还对即将上的这堂课充满着较高的期望,但是上完课感觉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虽然有成功的地方,但存在的问题还真不少。为了更好地剖析这堂课,首先将本课的一些情节讲述一下。导入课的时候,从生活中的实例入手,师:在室外,冬天和夏天摸铁的东西有什么不同?生:冬天冷,夏天热。师:物体的冷热程度就叫温度。引入课题:冷热与温度。学习新课时,先让学生感知冷、热、温水的温度,然后了解温度计的用法,使用温度计测三杯水的温度,接下来是引导学生连续测量热水温度的变化,计时测量并填表。课的最后是根据测得的数据画热水降温曲线图,并分析热水降温的规律。做这一部的时候,已经下课,如果继续下去就要拖堂了,于是就下课了,把这一部分的内容安排到了下一课时。本课比较成功的地方,较好的.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导课时能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较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课堂上学生亲自动手感知水的冷热,每个人都观察认识温度计,并较充分地练习了测量水温的方法,自行设计试验,小组分工负责,利用测得的数据发现热水降温的规律,应该说较好的锻炼了学生动手、思维以及组织能力,充分地发挥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但是这节课也存在较多的问题:一、本节课为苏教版的新课,课的设计比较新颖独特,本人对教材的某些方面把握不准。如:让学生先将两手的食指同时分别插入冷热和温水中,5秒钟后,再同时插入温水中,两个手指的感觉一样吗?有些同学做的时候,则不是同时放到热水和冷水中,而是将一个手指先后放到冷热水中,当然感觉就不样了,由于时间的限制,也没再对这个问题进行延伸纠偏,影响了教学效果。我想如果当时老师用手比划演示一下,就不会出现类似的情况了。二、对课堂中会出现的实际情况不能预测,准备不细致。实验中要用热、温、冷水,准备的热水、温水的温差不大,学生同时将食指放入热水、温水中5秒钟,再同时放入冷水中,两手指的感觉相差就不大,显然就没有达到教学的要求。当让学生连续测热水温度变化的时候,因为倒的热水时间长了,学生反映热水不热了,这时才给每个试验桌上加热水,因此耽误了一些时间而影响了课的进程,浪费了时间。三、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课堂上乱动器材,实验中不按要求去做。这与学生没有实验室,学生做的实验少有关系,没有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在实验中浪费了一些时间,这也是导致预设的教学内容没有进行完的原因之一。我的建议,建立实验室,配备专职实验管理员,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实验环境,多做试验,形成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温度》教学反思2《测量水的温度》一课的内容主要分为认识各种温度计、学习正确测量水温的方法、测量冷水、温水、热水的水温三部分。为了让孩子规范地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我在《测量水的温度》一课教学时将教学调整为两课时。第一课时完成了认识各种温度计、学习正确测量水温的方法。、第二课时完成测量冷水、温水、热水的水温。在测量冷水、温水、热水的水温时,教材设计的是测量冷水、温水、烫手的热水、刚从热水瓶里倒出的热水的温度,考虑到安全,我只安排测量前三种水温。在测量前,我先让学生用触觉判断冷水、温水和烫手的热水,再猜测这三种水的温度,其目的是期望让学生通过后续的实际测量和此时的猜测比较,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凉、温、热”等词。学生的猜测为:冷水:15——16摄氏度;温水:30摄氏度左右;烫手的热水50——60摄氏度左右。猜测后,让学生分成两人小组分别测量三种水的温度(每组6人,每两人一小组),实验前提醒学生注意分工,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实验时,我看到孩子们的态度是认真的,操作比较规范,巡查了几组,认读很准确。从孩子的实际操作中,我看到了他们对科学实验的认真与严谨。在汇报测量数据是,我发现:尽管孩子的操作比较规范,但还是存在误差。例如:冷水的温度(共6组,3组为17摄氏度,3组为16摄氏度,测试16摄氏度的小组均靠北窗)温水的温度:(3组测量为33摄氏度,两组为34摄氏度,一组为31摄氏度)烫手的热水(3组为48摄氏度,两组为47摄氏度,一组为51摄氏度)。误差产生,就要分析原因,对于冷水,一般不应该出现差异,因为冷水的温度接近室温,比较好测试,一位学生在分析时,认识到,临近北窗的3组测量的数据都低一度,是因为靠窗的温度低些,所以测量的水温也低些。确实,孩子很善于观察和思考,我大力表扬了这位孩子。对于温水和热水的测量有差异在预想之中,一来,实验室的温度计本身就存在误差,大约在1度左右;二来测量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