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党内法规分为:一级法规:党章、准则、条例、规则、规定、办法和细则。其中,党章是根本的;二级法规:准则等,概括性比较强;三级法规:条例、细则等,一般规定非常详细。【两个条例关系】内容上:互相补充、互相配合共同点:贯彻从严治党的方针,加强党的法规和制度建设特点:监督条例侧重事前管理(注重预防)处分条例侧重事后管理(注重惩治)一、《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1、《监督条例》的内容及特点基本内容:指导思想、重点对象、重点内容、监督职责、监督制度、监督保障最大的特点: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三化”)直接的表现是监督的“三化”;深层次的是党内权力配置、制约和监督的“三化”;精神和灵魂则是党内民主的“三化”。2、《监督条例》的重大意义全面推进党建工作的需要;严肃党的纪律、强化监督制约体制的需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的迫切需要。战术上战略上3、《党内监督条例》的主要内容、监督的重点对象、文字结构《党内监督条例》设5章,即总则、监督职责、监督制度、监督保障、附则,共47条,约6600余字。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党内监督的重点内容:七项重点内容,即:遵守党章和党内法规的情况;遵守宪法、法律,依法执政的情况;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情况;保障党员权利的情况;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情况;密切联系群众、维护群众利益的情况;廉洁自律和抓党风廉政建设的情况。关于党内监督机构、监督主体和监督职责:党内监督机构:纪委6种监督主体:各级党委、党委委员、各级纪委、纪委委员、党员、党代会代表。十项监督制度(重心和核心):一是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制度二是重要情况通报和报告制度三是述职述廉制度四是民主生活会制度五是信访处理制度六是巡视制度七是谈话和诫勉制度八是舆论监督制度九是询问和质询制度十是罢免或撤换要求及处理制度条例的八个引人注目亮点1.以党内民主为主线2.党内监督重在制度建设3.重大监督问题初步解决4.“一把手”成为监督重点5.重视权利与义务的平衡6.监督职责划分更明确7.党内外监督相结合8.立足实际操作性强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编总则一般原理、原则和制度第一章指导思想、原则和适用范围遵循的五条基本原则: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原则;党员在党纪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实事求是的原则;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第二章违纪与纪律处分什么是党的纪律?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什么是违反党的纪律?违反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违反党和国家政策、社会主义道德,危害党、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行为。党的纪律处分有五种: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查看开除党籍对严重违反党纪的党组织处理措施有两种:改组解散第三章纪律处分运用规则运用的主体是纪检机关或者有关党组织运用的对象是违纪主体,即违犯党纪的党组织和党员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以违纪事实为依据以党章、其他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法规为准绳量级情节问题对于“情节较轻”、“情节较重”、“情节严重”以及“造成巨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等从轻、从重处分:处分幅度以内减轻、加重处分:处分幅度以外第四章对违法犯罪党员的处分违法——不遵守法律或者法令的行为。犯罪——严重危害国家和人民利益,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第五章其他规定对预备党员违犯党纪的处理方式:批评教育延长预备期取消预备党员资格对失职渎职行为责任人员的划分:直接责任者主要领导责任者重要领导责任者第二编分则(六至十五章)具体违纪行为和量纪标准本编共列举了10大类违纪行为第六章违反政治纪律的行为政治纪律就是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原则、政治路线等方面应该严格遵守的行为规范,在各项纪律中,政治纪律是首要纪律第七章违反组织纪律、人事纪律的行为1.违反规定程序发展党员;2.拒不执行或者擅自改变党组织决定;3.下级党组织拒不执行上级组织决定;4.搞非法组织活动;5.违反规定选拔任用干部;6.不服从组织分配调动;7.利用职权为自己和他人谋取利益;8.在考试、录取工作中的违规行为;9.以不正当方式谋求本人或他人公款出国出境等行为。第八章违反廉洁自律规定的行为领导干部要严格遵守四大纪律八项要求四大纪律: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工作纪律、群众工作纪律八项要求:要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阳奉阴违、自行其是;要遵守民主集中制,不独断专行、软弱放任;要依法行使权利,不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要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