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社区治理发展方案社区治理发展方案范文通用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科学有序进行,通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的内容和形式都要围绕着主题来展开,最终达到预期的效果和意义。那么优秀的方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社区治理发展方案范文通用,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社区治理发展方案范文通用1为方便群众,更贴近服务群众更贴心,区街道办事处采取缩小管理层次、增大管理幅度为主要内容的社区扁平化管理模式,全方位服务群众,为切实抓好社区扁平化管理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要。一、强化组织领导为切实加强对社区扁平化管理的组织领导,办事处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办事处主任及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综治办、信访办、安全办、劳保所、民政办、残联办及各社区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认真加强对社区扁平化管理的'组织协调、综合管理,确保社区扁平化管理顺利实施,真正使社区扁平化管理落到实处。二、落实下移人员为认真做好各项服务群众工作,真正沉下去,面对百姓,使百姓办事处方便、快捷,让群众真正满意,办事处从机关下移30人到社区坐阵为民服务办事,把政府公共服务零距离方便百姓。下沉人员分布情况是:三、设立办事窗口为方便百姓办事,办事处在各社区服务大厅共设立计生、民政、残联、劳保、司法、综合(群团)六大办事处窗口,采取政府公共服务对口无缝街接,做到进一扇门办所有事“一站式”服务,方便百姓办事,并将各窗口办事流程醒目告知群众,真正使百姓在短时间内能办成事,实现群众满意效果。四、严格督查考核为严格管理社区便民服务大厅及下移工作人员到岗到位,履职尽责,办事处将实行月督查通报,季考核打分,半年考评小结,年终纳入目标考核的办法,按月按秀对便民服务大厅及下移工作人员实行督查通报情况制,经督查考核对搞得差,得分在80分以下者,对相关领导及工作人员将实行严格问责,并停发补助工资,相关社区书记戒面谈话,对搞得好的得分在80分以上者,相关领导及工作人员将实行通报表扬,并在补助工资基础上给一定奖励资金,通过奖好惩差,强力推进社区扁平化管理。社区治理发展方案范文通用2为进一步提高我区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工作水平,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切实提高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实施预防为主、关口前移、重心下沉的策略,按照“分类管理、分步推进”的原则,运用疾病“三级预防”的理念,通过健康教育、膳食指导、身体活动促进、随访管理等关键措施,对辖区内慢性病的居民进行监测,为慢性病人群提供连续、综合、方便可及的防治服务。利用慢性病风险评估技术,明确和量化个人及区域慢性病危险因素水平,并按一般人群、高危人群和患者实行分类干预管理,提高人群健康意识,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控制危险因素水平,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探索慢性病综合防治适宜技术,全面提升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能力和水平。二、主要目标指标(一)总目标指标力争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工作五星级乡镇占20%,四星级乡镇占40%以上。工作指标:1.居民常见慢性病防治知识知晓率≥80%;基本卫生防病行为形成率≥70%。2.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达到75%以上,服药率达到70%以上;血压控制率达到50%以上,血糖控制率达到35%以上,脑卒中、冠心病发生率、死亡率逐年下降。(二)具体目标指标根据现阶段我区各乡镇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工作实际,采取星级制度科学设定每个星级的的目标指标,力争在三年内,完成五星级乡镇管理病人和亚健康人群(即高危人群)、四星级乡镇实行病人分级管理、三星级乡镇提高病人规范管理率和控制率等目标指标任务。1.五星级乡镇目标:深化三级管理,减少并发症发生;稳步推行高危人群干预,减少危险因素;并根据实际情况以点带面有步骤的实行分层管理,监测靶器官受损。工作指标:(1)35岁及以上首诊测血压率达到98%以上,异常血压复查率达到90%以上;(2)高血压、糖尿病规范管理率达到80%以上;(3)高血压、糖尿病病人服药率达到75%以上;(4)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达到55%以上,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率达到40%;(5)居民常见慢性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85%以上,基本卫生防病行为形成率≥75%以上;(6)冠心病急性事件、脑卒中报告发生、死亡率下降5%。2.四星级乡镇目标:强化分级管理,提高控制率;适当尝试开展高危人群干预,改善人群知识、信念和行为,控制危险因素,降低人群危险因素水平。工作指标:(1)35岁及以上首诊测血压率达到95%以上,异常血压复查率达到85%以上;(2)高血压、糖尿病规范管理率达到75%以上;(3)高血压、糖尿病病人服药率达到70%以上;(4)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达到50%以上,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率达到35%;(5)居民常见慢性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80%以上;基本卫生防病行为形成率≥70%以上;(6)冠心病急性事件、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