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极昼和极夜的解释》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9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8课《极昼和极夜的解释》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pdf

第8课《极昼和极夜的解释》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第8课《极昼和极夜的解释》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极昼和极夜的解释》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地球运动》单元最后一课。本单元共有8课,前5课主要研究地球的自转,后3课研究公转和与地球运动相关联的现象:四季和极昼极夜。最终让学生认识到地球在逆时针自转和公转,自转产生昼夜现象,公转时由于地轴倾斜产生了四季和极昼极夜现象。本课主要是让学生在地球运动的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运用前面所学的知识对极昼极夜现象进行解释:极昼极夜现象与地球自转、公转和地轴倾斜有关。因此,前面7课的学习是科学解释极昼极夜现象成因的基础,而本课又是引导学生重新梳理地球运动及其关联现象,形成较完整的思维过程,能科学地解释现象,进行学习情况综合测评的最佳时机。【学情分析】通过前七课的学习,学生对地球的运动、昼夜现象及四季的成因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对探究的方法(主要是模拟实验、画示意图等)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学生对于极昼极夜的认识来源于观看电视记录片,对于成因的认识是非常粗浅和片面的,也许有学生感觉到了它成因与地球公转、自转、倾斜有关,但很难把三者综合起来考虑进行分析形成科学的解释。因此,本课教学主要是强调综合运用前面所学的知识去探究,全面分析它的成因,在模拟实验中强调地轴指向北极星的位置,地球公转同时自转,观察点在南北极的昼夜变化等细节。【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极昼和极夜现象与地球公转、自转和地轴倾斜有关。2.地轴倾斜角度的大小可以影响极昼极夜发生的地区范围。过程与方法:用模拟实验、直观演示、示意图等多种方式来解释极昼和极夜现象。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意识到对科学现象的解释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但所有的解释都需要证据的支持.2.在活动中培养小组合作精神。【教学重点】学生运用地球运动的特点来解释极昼极夜现象。【教学难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做全面的思考和分析,并用各种方式加以证明。【教学准备】全班准备:极昼和极夜现象的图片和资料(课件);小组准备:地球仪1个、手电筒1个、中间挖孔的硬纸片1张、记录表1份。【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学习:1、谈话:地球的南极和北极,会出现很多令人奇怪的现象,比如:北半球到了夏季,太阳就会挂在天空几个月而不落下,北极中心地带的白天甚至可以长达半年之久;而到了冬季,就会连续几个月不见太阳,北极中心地带的黑夜甚至可以长达半年之久。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做极昼和极夜。2、问题:我们已经知道,昼夜交替是地球自转形成的,昼夜交替就是一天,可是极地的白天和黑夜竟然长达半年!我们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这一现象吗?二、探究极昼和极夜现象:1、谈话:昼夜现象是地球自转形成的,极昼和极夜现象夜可能与地球的运动有关。还记得地球是怎样运动的吗?2、解释极昼和极夜现象(1)思考:利用手电筒、地球仪、示意图等材料,我们怎样能解释极昼和2/4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极夜现象?(2)学生分组实验。(3)全班交流。(4)小结。三、研讨地轴倾斜的角度和极昼极夜范围的关系:1、讨论:我们知道地轴倾斜的角度是23度,如果倾斜角度加大,会出现什么现象?对地球有什么影响?2、交流。四、总结延伸:1、交流并记录:(1)在本单元中,我们研究了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运动主要有哪两种形式?(2)地球自转的方向怎样?周期多长?自转有什么特点?地球公转的方向怎样?周期多长?公转有什么特点?(3)有什么证据表面地球在自转?有什么证据表面地球在公转?(4)地球的运动出生了哪些自然现象?2、延伸拓展:我们还想知道地球运动的哪些问题?【板书设计】极昼和极夜的解释地球自转公转地轴倾斜【教学反思】教学中为了鼓励引导学生安静有序、积极参与、较能步调一致按时完成实验探究任务,老师采用语言或身体暗示的方式评价调控学生参与实验探究的纪律、积极性、有效性等,同时利用鼓励加分的方式评价每个小组的团体得分,最后在小结时评出得分最高的小组为探究星小组。本节教学设计特色有以下几点:1.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积极性,能够大胆放手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协作完成探究活动,面对探究中的困难发挥自主的创新、自主的活力,在教师的指导下克服困难按时完成探究任务,教师突出了教学过程的主导性。3/4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2.最大的亮点是学生自己设计探究计划,按照小组的探究计划,由小组长自己到实验材料准备区选取本小组的实验材料,这既能减轻老师的过度操劳安心教学,又能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3.开展的激励性小组间竞赛得分评价,也是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