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煤矿2013年度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生产矿井必须编制井下防治自燃发火专项措施。根据地质报告提供资料:井田内A4煤层的着火温度:氧化样341.5℃―367.0℃,原样345.5℃―379.0℃,还原样348.0℃―386.0℃,△T为6.5℃-26.0,易自燃煤。为了杜绝2013年度发生火灾事故,特编制此措施。一、2013年我矿井下防灭火重点区域11EA03采煤工作面、11WA04掘进工作面、11EA01采空区、11WA02采空区。二、2013年主要防灭火措施:2013年主要采取的防灭火措施:预测预报、注氮防灭火等措施。1、预测预报井下主要采取的预测预报方法有安全监测、束管监测、人工监测、采样分析等方法,以CO气体为早期预测预报的主要气体,以CO、链烷类、烯烃类气体、耗氧量为判断自然发火阶段和程度的标志性气体,辅以空气温度指标和空气气味、水雾等表象类特征对火灾进行预测预报。(1)安全监测系统:矿井安装有KJ-730N型安全监测系统,安全监测系统为自然发火监测的辅助系统,利用该系统的一氧化碳传感器、烟雾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对井下观测点的观测内容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测。①监测点布置11EA03综采工作面回风隅角:布置在工作面回风巷距切顶线1.0m以内的上1帮,安设CO传感器、CH4传感器;②监测方法系统每5分钟自动巡回监测一次,1小时将监测数据的拟合值读入报表,每每天生成一份报表,并逐日上报安全科、总工程师、矿长审阅,结合束管检测、人工检测、取样分析等综合判断自然发火危险性。(2)束管监测系统:矿井安装有JSG8型束管监测系统,以该系统为自然发火监测的主要手段,对井下空气中的O2、CO、CO2、N2、CH4、C2H2、C2H4、C2H6等气体含量进行定时巡回监测,并具有历史数据记录、历史曲线分析和报表打印功能。①监测点布置综采工作面采空区:布置一个测点,位于回风巷采空区30m处,采用束管埋管,交替前移。正常情况下,每班监测1次,发现CO连续升高,每班监测2次。并将监测结果打印成报表,并结合人工检测数据,将连续15天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绘制变化曲线图后逐日上报安全科、总工程师审阅,判断自然发火危险性。(3)人工检测:①测点布置: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149条规定:所有采掘工作面、硐室、使用中的机电设备的设置地点、有人员作业的地点都应纳入检查范围。根据矿井防灭火的需要,在以上地点重点检查CO、温度,每班检测2次,如果任何一处CO和温度异常,可随时根据变化情况设置测点,且增加每班观测次数。2②检测手段和方法用GL-7800气象色谱仪多种气体检测器、便携式CO报警仪,检测测点的CO、O2浓度;用温度计测定空气温度;用红外温度测定仪测定煤体表面温度。具体由瓦斯检查员负责检测。正常情况下每班检查2次,与其他监测手段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判断发火危险性。(4)采样分析①测点布置:井下所有防火密闭、采煤工作面、回风隅角、回风流。②检测手段和方法用多种气体检测器、便携式CO报警仪,检测测点的CO、O2浓度;用温度计测定空气温度;用红外温度测定仪测定密闭内温度。具体由防灭火检查员负责检测并进行每周一次采样分析;采煤工作面、回风隅角、回风流由瓦斯检查员负责每天进行采样分析;以上气样由监测中心站利用气相色谱仪进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逐日上报安全科、总工程师审阅,判断自然发火危险性。2、注氮防灭火制氮设备的配置有地面固定式、地面移动式和井下移动式等多种方案。从设备价格、能耗、可靠性、使用寿命等因素综合考虑,设计采用地面固定式碳分子筛制氮机,对采空区实施预防性注氮,将浓度为98%的氮气注入采空区,注氮后采空区内氧气浓度不得大于7%。煤矿已有1台KDG―100Nm3/97型井上固定式碳分子制氮设备。注氮量计算按一下四种方法计算,并取其中最大值:按产量计算3QN=[A/(1440ρtn1n2)]×(C1/C2-1)式中QN――注氮流量,m3/min;A――矿井年产量,矿井达产时380000t;t――矿井年工作日,330d;ρ――煤的平均密度,1.31t/m3;n1――管理输氮效率,考虑急倾斜煤层注氮漏风,取70%;n2――采空区注氮效率,取90%;C1――空气中的氧浓度,取20.8%,;C2――采空区防火惰化指标,取7%。QN=380000÷(1440×1.31×330×0.7×0.9)(20.8÷7-1)×=1.91m3/min(b)按吨煤注氮计算QN=5AK/330×60×24式中A――矿井年产量,矿井达产时380000t;K――工作面回采率,放顶煤综合回采率取K=0.80。QN=5×380000×0.8÷(330×60×24)=3.2m3/min(c)按瓦斯量计算QN=QcC/(10-C)式中Qc――工作面风量,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