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武宣县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报告.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6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广西武宣县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报告.doc

广西武宣县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报告.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广西武宣县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报告一、奶牛养殖基本概况我县位于广西中部,全县10个乡镇,全县人口43万,土地主要是以种植甘蔗、稻谷玉米为主,2009年,全县种植甘蔗面积有40多万亩,甘蔗总产量达200万吨,年产甘蔗尾量30万吨,是一种很好的养牛饲料。2009年末全县牛存栏5.2万头,其中水牛3.8万头,黄牛1.4万头,能繁母牛2.1万头。黑白花奶牛存栏68头、奶水牛存栏2984头,年产鲜奶503吨,其中水牛奶331吨,黑白花牛奶172吨,黑白花牛平均单产4216千克,奶水牛平均单产1350千克。有黑白花奶牛养殖场1个,奶水牛养殖小区8个,小区内参与奶水牛养殖的农户56户。生鲜乳加工企业一个,年加工能力1000吨。二、奶牛规模养殖情况存栏情况1—4头5—9头10—19头20—49头50—99头户数625524551比重%86.205.846.900.800.26数量年存栏比重产奶量比重平均单产最高单产奶牛养殖场1532.736.81450(水牛)42161860(水牛)4523养殖小区857.252.61480(水牛)1980(水牛)三、奶牛养殖技术应用现状1、技术有基础,有发展保障。我县用于挤奶牛有黑白花奶牛和奶水牛,主要是奶水牛。全县有牛人工授精站(点)41个,其中乡镇畜牧站设有牛人工授精站10个,村级牛人工授精点31个,全县有牛人工授精人员76人,其中属县、乡镇畜牧兽医技术员18人,属村级品改员58人。全县10个乡镇站都设有牛人工授精站,每个乡镇至少有2个村级品点。2009年全县开展牛杂交配种13299头,其中牛人工授精10999头,本交2300头,全县水牛人工授精平均受胎率48.6%,产杂交水牛6542头,黄牛人工授精平均受胎率为78.5%,牛人工授精工作得到了较好的普及和推广,受胎率不断提高。牛冻精全部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畜禽品种改良站。2、饲草资源丰富,有发展潜力。我县是甘蔗种植大县,年产甘蔗尾30多万吨,是一种很好的养牛饲料,全县主要种植的牧草为桂牧一号,有3150亩,主要是以青贮方式进行贮存。绝大部分规模养殖户都建了高标准的永久性青贮池,基本都掌握了青贮饲料制作的技术要点,青贮技术已开始逐步推广,牛饲料的多样性,对优化奶牛粗饲料结构,提高奶产量和奶品质起到了有力推动作用。3、奶牛的疾病防治:每年做好春秋两防的疫苗注射,主要是“五号病、牛出败”等常规病的预防。同时每年进行一次结核病和布氏病的普查,发现有阳性反应的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4、奶牛粪便处理方式是干清,污水主要是用于生产沼气,粪便大多数出卖种蘑菇或是做基肥种草。5、由于我县农户的养殖规模小,所以都是以手工挤奶方式。大多数的奶都是经收奶站方式出售。四、技术培训情况我县畜牧站有二人曾参加过自治区、市级培训,各乡镇站也至少有一个参加过市级的培训,且全县所有畜牧技术人员都参加过培训。主要培训方式是参加上级举行的培训班和请专家教授或本县的技术骨干授课,所以我县有发展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技术条件。为提高全县奶牛饲养水平,促进奶业快速发展,我县加强对奶牛养殖者的技术培训,采用集中培训或畜牧技术员到场指导方式,培训内容主要是奶水牛饲养管理、常见病的防治和有关奶业管理法规政策等,通过采取多种不同形式的培训,使广大养殖者的奶牛饲养管理技术、常见病的防治等技能得到一定的提高。我县发展奶水牛近10年了,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形式,养殖奶水牛业得到一定的发展。但后来由于多种原因,奶业公司倒闭,使养殖者又变为分散自己经营,效益得不到保障。近几年通过成立奶水牛协会或奶业合作社,我县奶水牛产业有进一步发展,全县成立有奶牛养殖农民合作社和协会3个。合作社或协会每年多次聘请广西大学的专家、教授和专业技术人员来合作社讲课,入户指导养牛技术。2009年共举办培训班6期,培训养殖者300人次,养殖者的技能普遍得到提高。如三里镇旧县村苏明、苏向武等10人通过参加培训,成为养殖技术多面能手。五、标准化规模养殖情况(一)经验和措施1、领导重视。我县成立奶水牛业开发指挥部,县委、县政府出台《武宣县发展水牛奶业的意见》,大力推进规模养殖小区建设,列入乡镇主要领导年度重要考核内容,决心把水牛奶业培育成为富民富乡富县的一大经济支柱产业。2、加强宣传发动工作,引导群众更新观念。针对农村中大部分群众普遍存在的“养牛只为耕田”的落后观念和对种草养牛的前景认识不足以及传统的零散养殖模式,我县利用电视、开会、发放宣传资料等办法在各乡镇的各种场所大力开展宣传活动。一是在春季的圩日,将种草养奶水牛、水牛品改宣传图片用宣传车到各乡镇展览,用高音喇叭播放种草养奶水牛、水牛品改知识;二是发放宣传资料5万多份,使规模种草养杂交牛、品改的好处及优惠政策家喻户晓,三是乡镇政府组织有意饲养杂交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