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谢远明一、个人简介谢远明男系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暨陕西省中医医院主任医师全国著名中医内科肿瘤专家历任中华中医学会陕西分会常务理事陕西中医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批准的政府特殊精贴1996年被国家卫生部人事部及省卫生厅选定为全国第二批500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继承人的指导老师从事临床工作60余载编著专著3部主持指导省级科研课题3项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擅长肿瘤及内科疑难杂病的诊治二、学术思想(一)在中医基础理论上倡导辨证辨“病”相结合理论。谢远明主任医师强调,中医学不是一门孤立的学科。涉及到哲学、天文、地理、历法等学科,必须涉猎广泛,才能真正通晓其医理。继承而不泥古,创新而不离宗,发挥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多途径整体调整机体的病理状态,并能将现代医学的研究成果有地运用于临床,运用现代医学的手段弥补中医诊断的不足,发古人之未发,创今人之未创,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治疗方法,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辨证辨‘病’相结合理论”是名老中医谢远明教授在继承而不泥古,创新而不离宗,继承、创新、发扬中医及吸收现代医学精华的基础上,结合近5o年临床经验总结出来的,是谢老对中医理论的总结和升华。辨证论治是中医药学的灵魂,是中医治病之根本。中医辨证论治,以脏腑辨证为纲,三焦、经络等辨证为目,纲举目张,以证为对象进行治疗,辨的是机体内在的生理病理状态,反映了中医在诊断和治疗学上的特点。谢远明认为,辨证论治包括中医的辨病论治。证是既包括四诊检查所得,又包括内外致病因素及病位,判断疾病在某一阶段的特殊性质及主要矛盾,辨病是按照辨证所得,与多种相类似的疾病进行鉴别,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辨证,可预料病情的顺逆吉凶,可使治疗原则和方药紧密结合。从辨证到辨病再到辨证,是对疾病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谢老在这里所说的辨‘病’,范围比较宽泛,即指中医的辨病也指西医的辨病。祖国医学虽然也讲究辨病,虽然通过辨证也联系到病因病原,但不同于西医的辨病论治,现代医学是以病(病源)为对象进行治疗的,也可以说是‘辨病论治’。西医传统的辨病论治,辨的是病名、病因,是以致病因素为主,机体内在的生理病理状态为辅,而建立起的一套完整的病症诊治体系。中医历来重视辨证论治,而忽视辨病论治。中医的辨症是在整体观的前提下进行的,但在现代的发展中,中医也应该注意辩病与辨证的结合。《医学源流论》曾日:“为医者,无一病不穷究其因,无一方不洞悉其理,无一药不精通其性,庶几可以自信⋯⋯”,谢老强调应该把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的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发挥祖国的医学遗产,同时又要积极学习现代医学科学知识,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贡献。多年以来,谢老一直工作在临床第一线,面对各种内科疑难杂症和形形色色的肿瘤,他始终发挥中医的治疗优势,注重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的特点;而对那些无任何临床症状,无症可辨的患者,如肿瘤术后或化疗后瘤体消失者,则根据疾病进行辨病论治。谢远明教授从临床实践中升华出辨证辨“病”相结合理论,又以辨证辨“病”结合理论指导临床,在疑难杂症和肿瘤等的辨证论治中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临床屡获奇效,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为千千万万病患者解除了痛苦。(二)以脏腑辨证为纲,突出显示脏腑辨证的重要性。他说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不是孤立的,而是整体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生理功能上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和相互为用的关系,在病理状态下也是互相影响、互相牵制、互为因果的。辨证的本质其实是探求病机的过程。从病机的构成看,它有3个要素,即病因、病位和病性。临床所现征候至少由2个以上要素组成,甚至包含3个要素,即病因加病位,病位加病性,或病因加病位加病性。无论那种组合均反映出具体的脏腑器官的功能失调。例如,心属火,位居于上,属阳;肾属水,位居于下,属阴。从阴阳、水火的升降理论来说,位于下者以上升为顺;位于上者以下降为和。因此,心火必须下降于肾,肾水必须上济于心,心肾之间的生理功能方能协调,故称之为“心肾相交”,也称“水火既济”,若心火不能下降于肾而独亢,肾水不能上济于心而凝聚,则心肾之间的生理功能就会失去协调而出现一系列的病理表现,即称为“心肾不交”,或“水火失济”。据此理论,谢老在诊治胸痹患者时,多加用淫羊藿以交通心肾,调济水火。再如,肺与脾从五行归属上看,脾属土,肺属金,二者存在着相生关系,因此在生理功能上密切相关,在病理变化上也相互影响。如脾气虚损,常可导致肺气不足,而肺病日久,也可导致脾的运化功能失常,或使脾气亏虚。据此理论,临床上谢老诊治肺癌,尤其是肺癌晚期或肺癌放、化疗后呈现一派肺气不足证候时,常选用枳扑六君子汤化裁,充分诠释“培土生金”的治法原理,临床疗效颇佳。谢老曾诊治一刘姓患者,男,65岁。主诉为右肺腺癌手术后1年,术后因体质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