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初中数学七上《22-有理数的减法》word教案-(1).docx
上传人:书生****写意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浙教初中数学七上《22-有理数的减法》word教案-(1).docx

浙教初中数学七上《22-有理数的减法》word教案-(1).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2有理数的减法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通过实例经历有理数减法的产生过程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过程与方法。体验求两个有理数的差,体会减法与加法的相互转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灵活运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矛盾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直观探究中探索,归纳有理数的运算法则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教学难点:理解有理数减法的核心是将减法转化为加法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投影:某天温州的最高气温为15℃,厦门的最高气温为9℃,哈尔滨的最高气温为—7℃,问(1)这天温州的最高气温比厦门高多少摄氏度?(2)这天厦门的最高气温比哈尔滨高多少摄氏度?你能设计怎样计算吗?生:(1)15—9=6(2)9—(—7)=?(导出标题)师生互动,讲授新课师:如何探索有理数减法?示范两支温度计,在温度计上显示15与9,看由9如何得到15?生:将9向上移动6个单位可得15。换句话说6+9=15。师:类似地,在温度计上显示9与—7,看由—7如何得到9?生:将—7向上移动16个单位可得9。同样16+(—7)=9(由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易得9—(—7)=16师:另一方面9+7=16,所以有,9—(—7)=9+7。(引导学生观察等式两边的两类符号的变化)生:“减号变加号”,“负号变正号”(由此归纳法则)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师: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主题: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板书)练习反馈,巩固新知试一试:课本课内练习1口答填空注:1)有理数减法法则的实质是把减法转化为加法,而转化的条件是把减数变为它的相反数,这种转化思想是把新问题转化为已解决了的问题来处理,这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2)在转化过程中,被减数的符号始终不变。、范例分析:例1:计算:(采用边提问边板演,边讨论边总结的方法)(1)5—(—5)(2)(—5)—5(3)0—7—5(4)7—0—5(5)(—1。3)—(—2。1)解:(1)5—(—5)=5+5=10(2)(—5)—5=—5+(—5)=—10(3)0—7—5=0+(—7)+(—5)=—7+(—5)=—12(4)7—0—5=7—5=2(5)(—1。3)—(—2。1)=—1。3+2。1=0。8总结:1)减法不满足交换律2)两数相减,当减数带有性质符号时,须用括号加以区分3)某数减去零得某数(即它本身),零减去某数却得它的相反数4)小学里算术减法不存在“不够减”问题,但在有理数范围内可对任何有理数进行相减,“不够减”现就用负数来表示5)两个有理数的差仍是有理数等巩固一练:课本课内练习2计算(生板演)例2:我国吐鲁番盆地最低点的海拔高度是—155米,死海的湖面低于海平面392米,哪里的海拔高度更低?低多少米?解:死海的湖面低于海平面392米,即海拔高度是—392米。—392—(—155)=—392+155=—273(米)。答:两者相比,死海的湖面更低,比吐鲁番盆地最低点低237米。做一做:课本课内练习3-(投影学生练习)梳理知识,总结收获(鼓励学生归纳知识)有理数减法法则有理数减法实质注意点及数学思想应用4)探索:什么情况下两个有理数的差是一个正数(负数或零)?(总结:若a>b,则a-b>0;若a<b,则a-b<0;若a=b,则a-b=0)布置作业:见作业本(1)P6--7四.教学反思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对于相反数和有理数加法的掌握情况直接影响今天的教学,学生对于符号的处理还很生疏,需加强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