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初中数学七上《21-有理数的加法》word教案-(5).docx
上传人:雨星****萌娃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浙教初中数学七上《21-有理数的加法》word教案-(5).docx

浙教初中数学七上《21-有理数的加法》word教案-(5).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1有理数的加法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实例经历加法法则的产生过程,掌握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并能准确地进行加法运算。过程与方法:体验数形结合的思想,会在数轴上表示两个有理数相加。教学重点: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教学难点: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教学过程:提出问题,引出课题现实生活中有许多方面提供给我们一些数字信息,我们可根据提供的信息了解生产、运作等一些情况,如:公司的仓库里经常有货物进出,需要做好登记。创设情境,探索新知出示课本中的引例:一建筑工地仓库记录星期一和星期二水泥的进货和出货数量如下,其中进货为正,出货为负(单位:吨):进出货情况星期一+5-2星期二+3-4合计问题一:你能列出算式表示这两天水泥进货和出货的合计数量,并算出结果吗?(让学生分析、回答)(+5)+(+3)=+8(-2)+(-4)=-6(学生得出)提问:你能解释它的实际意义吗?(再一次让学生深刻理解这个结果的产生过程。)让学生仔细观察两个式子,引导学生,如何确定结果的符号和结果的绝对值?结合上面两个式子,由学生给出:同号两数相加,取与加数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通常我们先确定结果的符号,后确定结果的绝对值。(为后面两个有理数的其它运算打好基础。)再次出示课本中的引例:进出货情况库存变化星期一+5-2星期二+3-4合计+8-6问题2:星期一、星期二建筑工地仓库的水泥库存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呢?(让学生分析、讨论,进行思考)提问:你能列出算式表示这一变化吗?(+5)+(-2)=?(+3)+(-4)=?可借助数轴来解释:结合数轴进行解释,告诉学生有理数的加法可以用数轴来解释,更加形象,容易理解,同时渗透给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异号两数相加,取与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由学生观察、讨论、归纳得出)试一试:(1)(+6)+(-6)=______.(2)(-2.5)+(+2.5)=______.(由学生得出结果。)学生观察、归纳: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零.(3)0+(+6)=_______.(4)0+(-39.98)=________.一个数同零相加,仍得这个数.(让学生给出)整理、归纳:有理数的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与加数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3、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零.4、一个数同零相加:仍得这个数.(对这节课学生刚学的新的知识点进行整理,一目了然,有利于学生巩固、掌握,加深印象,为后面的练习作准备。)注意:在有理数运算中,应先确定结果的符号,再确定结果的绝对值.“先定符号,再定绝对值”.3.练习反馈,巩固新知练一练:例1、计算下列各式:(1)(-11)+(-9)(2)(-3.5)+(+7)(3)(-1.08)+0(4)(+)+(-)解:(1)(-11)+(-9)=-(11+9)=-20(2)(-3.5)+(+7)=+(7–3.5)=+3.5强调格式,再次强调“先定符号,再定绝对值”.(3)(-1.08)+0=-1.08(4)(+)+(-)=0现学现用:(+5)+(+7)(+7.3)+(-3.7)(-10)+(-3)(5)(由学生自己完成,再次巩固知识点。)有理数的加法,除了计算外,在生活实际中也有广泛的应用。算一算:例2:某市今天的最高气温为7℃,最低气温为0℃.据天气预报,两天后有一股强冷空气将影响该市,届时将降温5℃.问两天后该市的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约为多少摄氏度?解:气温下降5℃,记为-5℃。7+(-5)=2(℃),0+(-5)=-5(℃),答:两天后该市的最高气温约为2℃,最低气温约为-5℃。做一做:根据数轴所示列出式子,并计算出结果:(1)-4-3--7-6-5–4-3–2-10(-4)+(-3)=-7-5(2)4-2–10123454+(-5)=-1通过这个练习,让学生巩固、掌握、学会有理数加法的数轴表示。4.归纳小结,布置作业请同学们谈谈这节课学到了什么?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有理数的数轴表示;有理数相加,先确定符号,再算绝对值;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和小学学过的算术数的加法运算,有什么不同呢?(有时间,可以让学生展开讨论,可以反映出学生对新的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同时,可以调动课堂气氛,让课堂进入另一个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