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C61850介绍.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52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IEC61850介绍.doc

IEC61850介绍.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08年1月四方公司间隔层6大类设备(CSC200、CSC100、CSC160、CSC150、CSC326、CSI200E)通过了国际权威机构荷兰KEMA公司的IEC61850一致性测试,获得认ぶな椤K姆焦臼悄壳肮谖ㄒ?间隔层全系列装置通过KEMA检测的厂家。也是国际上为数不多具备此种资质的厂家。?两个层面:应用层面:了解IEC61850技术层面:熟悉IEC61850实现方式61850-Whatandwhy?1)节约带宽,工程实现方便2)面向对象,即-面向设备3)满足应用技术迅猛发展要求4)应对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的挑战IEC6185061850-Whatandwhy??互操作性不同厂家的IED之间能够交换信息并能够利用交换的信息完成各自的功能。?自由配置能够支持不同的设计理念,允许功能的自由分配。?长期稳定性面向未来发展,既能够适应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又能满足电力系统需求长期的稳定性。IEC6185061850-Whatandwhy??定义了通信的两个重要内容:传递什么?如何传递??定义了设备和变电站的配置;?面向未来,通信协议可选择;?对自动化设备协同工作的方式进行了发展;?具有通用性,可应用于其他领域;?是一套技术体系,而不仅仅是通信协议。IEC6185061850-Whatandwhy?1)面向对象建模2)抽象通信服务接口3)面向实时的服务4)配置语言5)分层、分布体系对整个电力系统统一建模6)功能与具体通信网络分离,具有稳定性7)具有良好的互操作性IEC6185061850-Whatandwhy??分层的智能电子设备和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满足实时信息传输要求的服务模型,采用抽象通信服务接口、特定通信服务映射,以适应网络发展?采用对象建模技术,面向设备建模和自我描述,以适应功能扩展,满足应用呕ゲ僮饕螅?用配置语言,在信息源定义数据和数据属性,传输采样测量值?IEC61850系列标准还包括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总体要求、系统和工程管理、一致性测试等IEC61850?标准建模、标准配置?实现通用化,避免人为的壁垒?数据模型?服务模型?协议?物理网络?工程数据交换?一致性测试?IEC61850是通信标准?数字化变电站是变电站?数字化变电站是以变电站一、二次系统为数字化对象,对数字化信息进行统一建模,将物理设备虚拟化,采用标准化的网络通信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和互操作,满足安全、稳定、可靠、经济运行要求的现代化变电站。?IEC61850是基础,数字化变电站是应用远方控制中心技术服务7功能A功能B9变电站层3控制继电保护3控制继电保护81616间隔层传感器操作机构过程层接口过程层高压设备4545IEC61850IEC61850IEC61850?间隔层及以上部分–包括间隔层IED之间、间隔层IED与变电站层设备之间的通信。–使用以太网。运行TCP/IP以及IEC61850-7、-8协议。?间隔层以下(过程层)–包括过程层与间隔层中继电保护、测量控制单元等IED的通信。–IEC61850建议使用以太网(IEC61850-9-1、-9-2)。根据模拟量采样率的不同,使用10M或100M以太网?现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内部?扩展应用–故障信息系统的主站和子站之间(中国)?将来–风力发电、电能质量等–变电站与控制中心的通信?变电站的功能相同?设备的功能相同?传输的实质内容不变(四遥量、定值、录波)61850?点与面:看事物的角度?数据模型?通信协议?配置过程61850?现有协议都是面向信号的,是线性的点,以点号来识别,自描述性比较差,需要双方事先约定;?IEC61850使用得了面向对象建模技术,数据模型具有自描述能力,通信双方不需要事先约定;6185061850?现有协议都是面向信号的,是线性的点,以点号来识别,自描述性比较差,需要双方事先约定;?IEC61850使用得了面向对象建模技术,数据模型具有自描述能力,通信双方不需要事先约定;IEC61850IEC61850IEC61850?功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执行的任务。如:距离保护,联锁,报警管理等。?逻辑设备(LD):一种虚拟设备,聚合逻辑节点和数据。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