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发表时间:2011-07-22【字体:HYPERLINK"javascript:fontZoom(18)"大HYPERLINK"javascript:fontZoom(16)"中HYPERLINK"javascript:fontZoom(14)"小】前言残疾人事业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社会事业。编制《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是为了使本市残疾人事业发展与建设世界城市的目标和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战略相适应,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缩小残疾人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不断满足残疾人特殊性、多样化、多层次的发展需求,促进首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繁荣、和谐、文明、宜居的首善之区。《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北京市“十二五”规划体系的组成部分。《规划》提出了“十二五”期间本市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发展残疾人事业的意图和要求,是本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残联组织依法制订政策、履行职责、编制实施残疾人工作年度计划、做好残疾人工作的重要依据;是社会力量参与支持本市残疾人事业的基本导向;是广大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共同努力奋斗的行动纲领。《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中发〔2008〕7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国残联等部门和单位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9〕19号);《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京发〔2009〕17号);《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国家和本市残疾人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划》适用范围和实施期限:规划适用于北京市行政辖区,规划实施期限为2011年––2015年。第一部分规划背景一、发展基础“十一五”期间,本市残疾人事业在实施“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的带动下,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基本制度框架初步形成,保障残疾人基本权益的政策法规不断完善,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条件明显改善,生活水平和质量显著提高,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十一五”时期,是首都残疾人事业政策法规制度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环境显著改善、全市残疾人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为“十二五”时期残疾人事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残疾人生存发展状况全面改善。残疾人收入增长速度略高于社会平均水平,残健差距开始呈逐步缩小趋势。残疾人就业状况得到改善,就业总人数达8.7万名;有效扶持1.3万名农村残疾人从事生产劳动。城乡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实现全覆盖,5.5万名残疾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4万名重残无业人员按月领取生活补助。残疾人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有了稳定的制度性保障,城镇残疾职工普遍参加社会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残疾人参保率达86.1%,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农合残疾人参保率分别达90.4%和95.0%。率先实现残疾儿童少年康复服务保障全覆盖,残疾人享受辅助器具免费配发、购买补贴和系列化服务。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实现“零拒绝”,残疾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全面纳入助学对象范围。16岁以上重度残疾人全部纳入居家服务范围。城镇保障性住房优先配租配售给符合条件的重度残疾人,农村完成了贫困残疾人家庭危旧房翻建维修任务。残疾人参与社会能力显著增强。45名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在各级人大、政协履行职责,建言献策。一批残疾人走上各级领导岗位,5000名残疾人专职委员、1.2万名社区残疾人骨干在基层为群众服务。100多名自强模范成为社会学习的榜样,涌现出了1000多名残疾人技术能手和致富明星。30多万残疾人参与“快乐残奥”活动,一大批残疾人成为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活跃在赛场内外。本市残疾人在国内外重大残疾人文艺、体育和职业技能赛事中获得700多枚奖牌。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明显。市、区(县)、街道(乡镇)和社区(村)四级残疾人组织体系基本形成,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得到加强,317个街道(乡镇)残联和5556个社区(村)残协有效发挥作用。公共服务机构向残疾人开放,提供优先优惠服务。政府举办的残疾人专业服务机构达150多家,市和区(县)残疾人服务设施面积超过13万平方米。创建362个示范残疾人温馨家园,搭建了社区综合助残服务平台。建立462家职业康复劳动站,帮助1.1万名智力残疾人和稳定期精神残疾人走出家门融入社会。扶残助残的社会环境更加文明。残疾人保障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得到贯彻执行,无障碍设施建设管理、精神卫生等方面的地方法规颁布施行,本市残疾人保障法实施办法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