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华太培训建筑防水建筑防水的综合防治措施建筑防水是建筑工程必须满足的功能要求之一,也是我国目前建筑工程出现“质量通病”较多的环节。建筑防水不仅仅是单一分项工程或单一专业的孤立范畴,而是多个分项工程,多个施工环节整体工程质量的综合反映,贯穿了从设计、材料到施工、验收的建设全过程,是建筑工程参与各方人员的共同责任范围。从专业分工来看,建筑防水涉及建筑(构造)、结构、材料等各方面,各专业必须密切配合,各自又在防水方面各起着重要作用。如地下室防水中,建筑结构专业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按施工工序分工,有可能涉及混凝土、粉刷、防水、砌体、水暖安装等各方面,各工种各工序必须紧密衔接。如外墙防水,实际上砌筑、粉刷、混凝土浇筑都起着关键作用,任一施工环节出现问题,都会造成不良后果。按工程阶段划分,涉及设计、施工、材料生产及供应等各方面,设计构造不合理、施工失误、材料选用不当都将带来漏水隐患。某些人习惯上存在一些误区,认为建筑防水只是建筑某一专业的事,或防水只是某一工种的事,与其无关,但恰恰问题往往出在该相关专业、该相关施工环节上的例子屡见不鲜,缺乏防水的整体综合预防,正是建筑防水问题屡屡发生的重要原因。一地下室防水地下室既是建筑的使用功能部分,又是整个建筑结构基础的一部分,在建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地下室位于地下,可能受到地下水的影响,而它既要满足使用中的功能要求,又要保证整个建筑物基础结构的耐久性,其防水就成为非常关键的问题。因此,分析建筑地下室漏水的原因,改进地下室防水结构,防治地下室漏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地下室出现漏水形式与地质情况、结构情况、施工季节有关,主要表现以下几种状况。①涌水:当地下水压力很大时,漏水的水流较大,有时堵不住,如泉水那样源源不断上涌;潜流:地下室的漏水有时会沿着建筑结构混凝土的裂缝流出,如同一条潜流;②渗漏:地下室的漏水是在结构混凝土的某一表面多处渗透出来。渗漏的程度不同,大者用干布擦后,接着就能看到多个的小水珠外冒,一小会儿就湿一片;小者只见湿永远不干,半天或数小时后也会越湿越大。有的地下室还会出现间断性漏渗,可能是受地下室压力的波动影响,渗漏处有的时候会漏或渗,有的时间漏渗却消失。地下室漏水的原因分析:从发现的地下室漏水部位看,水均由地下室结构的混凝土薄弱部分渗漏出来,它说明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地下室结构的刚性自防水局部失效,二是由防水材料构成的整体柔性防水层也已经破坏。从经验判断,刚性结构自防水局部失效与柔性防水层局部破坏,有的是在同一部位,但多数情况不会在同一部位。这是由于柔性防水层局部破坏后,地下水会穿过柔性防水层,进入结构层的外壁,在地下水压力的作用下,水会在柔性防水层与结构混凝土外表面之间,劈开通道,当遇到结构混凝土的自防水失效部位时穿透混凝土进入地下室,产生漏渗。这种现象同屋面漏水情况类似。因此,当发现地下室漏水时,其地下室的结构自防水和柔性防水层均有局部的失效和破坏。地下室工程的主体结构,应采用防水混凝土,并根据防水等级的要求,采用附加防水层或采用其他防水措施。1混凝土结构自防水钢筋混凝土结构自防水是工程防水的重要防线,具有造价低廉、工序简单、施工方便、材料来源广泛的特点,因而被最优先采用。设计应注意结构厚度不应小于250mm;可根据条件适当选择较厚的壁厚和避免选用过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以增强结构的抗渗能力和降低施工水化热。混凝土结构自防水质量控制的关键在于做好施工选材和一系列防裂措施。(1)防水混凝土的选材:1>水泥:宜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如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则必须掺用高效减水剂以降低泌水率。2>砂石:除应符合现行《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和《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外,尚应符合石子最大粒径不宜大于40mm,泵送时其最大粒径应小于输送管径的1/4;所含泥土不得呈现块状或包裹石子表面,含泥量≤1%,吸水率≤1.5%,不得使用碱活性骨料。砂宜选用中砂,含泥量≤3%。(2)防水混凝土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其抗渗等级应比设计要求提高0.2MPa。1>水泥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32.5MPa,水泥用量不得少于320kg/m3;当掺有活性掺合料时,水泥用量不得少于280kg/m3;2>砂率宜为35%至45%;3>灰砂比宜为1∶1.5至1∶2.5;4>水灰比宜在0.55以下,最大不得超过0.6;5>坍落度不宜大于5cm,如掺外加剂或采用泵送混凝土时可不受此限,入泵混凝土坍落度≤140mm;6>掺引气剂或引气型减水剂时,混凝土含气量应控制在3%至5%。目前,施工中常用的为减水剂防水混凝土和微膨胀防水混凝土。(3)严格在施工中控制材料称量。由于混凝土拌合物的水灰比对硬化后混凝土孔隙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