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数教学设计精选.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3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平均数教学设计精选.docx

平均数教学设计精选.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平均数教学设计人教版平均数教学设计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平均数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人教版平均数教学设计1一、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九单元《平均数》。前置基础:加减乘除的计算,计算器的简单应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后继地位:为学习中位数、众数打下基础。平均数意义特征的学习有利于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选择合适的统计数据。二、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在动手操作、观察、讨论等活动中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2、能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3、体会用知识解决问题成功的愉悦,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三、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四、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五、媒体与技术:Forclass、PPT、交互电子白板、学生终端教学步骤媒体类型媒体内容媒体作用谈话导入图片学生打篮球激趣,发现问题出示例题图片例题情境图创设情境找平均数PPT统计图体会“移多补少”的方法,理解平均数的含义,突破教学难点算平均数文本例题的解题方法(算式)掌握平均数的计算方法课堂测试Forclass课堂交互平台学生课前上传数据终端计算器的使用一对一教学即时反馈平均数相关习题真实统计反映学生的正确率,错误学生姓名实现评价矫正的及时到位。交流总结文本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体会平均数的作用学生自我评价文本学生自我评价表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给教师提供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六、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打篮球吗?四年级三班的同学正在举行投篮比赛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老师有一个问题想问问大家,谁的投篮水平高?(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引起冲突,学生发现问题提问:(1)7号得分最高的是第几场?8号呢?我能不能用最高分代表这两位同学的投篮水平?(2)7号得分最少的是第几场?8号呢?我能不能用最低分代表这两位同学的投篮水平?(3)比较两人投中的总分可以吗?为什么?那你认为7号、8号的投篮水平在几分到几分之间?(4)你认为怎样比较才合理?2.小组合作,学生自主尝试解决问题3.交流汇报,理解求平均数的两种方法方法一:移多补少谁有问题?方法二:列式计算9+11+13表示什么?为什么要÷3?4.总结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通过移多补少得到这个相同的数就是这组数的平均数。平均数不可能比最多的多,也不可能比最少的少。也就是在一一最多的和最少的之间。先求的什么?(总分)然后用总分再除以次数得到平均数。也就是先求和再平均分,这是求平均数的基本方法。平均数=总数÷次数(三)练习提升借助Forclass呈现(技术的使用第1、3题用的forclass拖拽、判断可以显示班级学生的答题正确率,第2、4题用的互动白板可以关注到每个学生的答案)。1.在20xx年NBA季后赛中,火箭队经过7场比赛,最终落败于达拉斯小牛队。姚明平均每场得分21.4分、7.7个篮板球和2.71次封盖,并且有三场得分在30分以上(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到平均数应用的广泛性,之所以应用这么广泛还因为平均数的公平性)。2.课本自主练习的第三题,求平均数(检测学生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3.一条小河的平均水深1米,小马身高1.2米,它自言自语:“我下河玩耍肯定安全”(判断)。(设计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它只是表示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初步让学生感知平均数是一组数据通过移多补少得到的一个相同的数)。4.猜一猜这7个人的年龄的分别是多少。(设计目的是让学生感知平均数会受到较大较小数的影响。老师也给出的答案)。5.回到课前拍球的预习活动,两位老师也要来比一比,到底谁的拍球技术高?都是拍7次,分两个小视频分发给学生。前6次一个视频,第七次的结果作为一个悬念,让学生去猜测。如果失误没拍着,平均数该如何求?如果超水平发挥,大大的超过前几次,平均数的变化又会怎样?(设计的目的一是让学生知道出现其中一个数据为0时,应该除以6还是7;二是让学生感受到平均数容易受到较大较小数的影响)。四、总结提升:通过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如何认识和评价“平均数”的呢?五、实践作业:结合这堂课学习,每位同学从生活中找到一个有关平均数的例子,你听到的、看到的或是想到的都可以,然后用最为简短的语言上传到“乐教乐学”主题活动中,进行分享交流,可以配发图片哦。人教版平均数教学设计2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53页、54页、55页内容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在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通过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