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一经济常识第七课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学案(3)第七课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第三节国家的宏观调控班级姓名学号课题:国家的宏观调控课型:新授课时间:2011年5月21日执笔:郑军林审核:高一备课组学习目标:准确理解宏观调控的含义、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宏观调控的目标和宏观调控的手段。学习过程:课前复习:(1)财政的作用(2)税收的作用(3)中央银行的性质、职能、主要任务、地位和作用课堂精讲:第一框、宏观调控的必要性【B】1、宏观调控的含义:(是什么)宏观调控是国家运用计划、法规、政策等手段,对经济运行状态和经济关系进行干预和调整,把微观经济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宏观发展的轨道,及时纠正经济运行中偏离宏观目标的倾向,以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2、宏观调控的必要性:(为什么)(1)市场经济有其固有的弱点和缺陷(2)宏观调控的意义首先、宏观调控有助于社会经济的平稳发展。其次、宏观调控有助于解决特殊领域内的资源配置问题再次,宏观调控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的目标此外,在保护公平竞争和限制垄断方面,在促进新兴产业成长和优化产业结构方面,国家的宏观调控也有特殊作用。第二框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C】1、宏观调控的目标(1)促进经济增长(2)增加就业(3)稳定物价(4)保持国际收支平衡2、宏观调控的手段(1)计划手段(2)财政政策①含义:通过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来调节社会总需求的变动,最后实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平衡。②如何运用:当社会总需求不足时(经济增速下滑,经济不景气时):扩张性财政政策,即,减税和扩大财政支出。高一经济常识第七课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学案(3)当社会总需求过热时(经济运行过热,物价大幅上涨时):紧缩性财政政策,即增加税收,缩减财政支出。(3)货币政策①含义:国家的中央银行通过调节货币的流通量来影响社会总需求的变动,最后实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平衡。②如何运用:当社会总需求不足时(经济增速下滑,经济不景气时):扩张性货币政策即下调利率,增加货币流通量。当社会总需求过热时(经济运行过热,物价大幅上涨时):紧缩性财政政策,即上调利率,减少货币流通量。(3)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比较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区别含义不同内容手段不同共同点1、都是宏观调控中的经济政策。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影响社会总需求的变动,最后实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基本平衡2、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左右手,实践中应协调配合使用,并且与市场“无形之手”联手操作,优势互补,才能使市场经济平稳地运行注意:宏观调控的“有形之手”与市场“无形之手”联手操作,优势互补,才能使市场经济平稳地运行。课后作业:(1)整理笔记(2)默写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3)完成基本训练第七课的全部练习热点追击:1、背景08年金融危机,经济增速下滑,经济不景气时国务院提出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2008年下半年公布的刺激经济的政策:时间政策内容宏观调控手段2008.11.09扩大内需国务院确定4万亿投资计划2008.11.09央行全面放开贷款限制加大支持中小企2008.11.01近3500项商品出口退税率调高2008.10.29央行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高一经济常识第七课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学案(3)2008.10.24国务院批复2万亿铁路投资计划2008.10.23央行加大对小企业贷款扶持力度2008.10.22财政部千亿规模减税方案已获国务院批准2008.10.22财政部、央行出台多项措施鼓励居民购房2008.10.213000余种商品出口退税率再次调高2008.10.21着眼明年经济国务院加快基建投资2008.10.21刺激农村消费进一步扩大"家电下乡"试点范围2008.10.19国务院:降低住房交易税费力保资本市场稳定2008.10.08国务院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2008.10.08央行决定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2008.09.15央行决定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2、中央决定:我国2011年将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实际上面对物价上涨的压力,我国目前采取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防止经济发展过快转向过热,物价结构性上涨转为通货膨胀。中国人民银行4月5日晚间宣布,自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