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理论探索2010.4(总第70作为一种治理新模式的政策网络期)●刘少华朱致敬一、治理理论与政策网络治理理论以如何解决“可管理性危机”为研究出发点,“治理(governance)”概念起源于世界银行对非洲对传统的公共管理方式提出了挑战。概括起来,其论点主“治理危机(crisisofgovernance)”的有关论述。要有:一是治理的主体不仅仅限于政府,所有社会公共机1989年《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从危机到可持续增长》,把该构、团体和个人都有解决社会和经济问题的责任;二是治理地区危机描述为“治理的危机”。治理的概念开始被广泛应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治理主体之间存在着权力依赖,但办用于低度现代化(underdeveloped)国家的政治发展问好事情的能力并不在于政府的权力,不在于政府下命令或题。[1]治理(governance)在英文中可理解为控制、引导者运用其权威,而是在于相互协调、合作过程中结成各种形和管理,并长期与统治(government)一词相互交叉使式的伙伴关系;三是治理不是一种正式制度,而是一种主体68用。20世纪九十年代,随着世界范围内的“新公共管理”运间持续互动的自组织网络。公民社会的成熟以及后现代社动的蓬勃发展,西方的政治学家和经济学家赋予了“治理会的发展情势,使得社会表现出较强的自主性,国家与社会(governance)新的内涵,并在理论和实践中逐渐发展为把他们的权威技能和目标汇集起来形成一种长期的解决问一种新的公共管理理论—治理理论。治理理论的创始人罗题的联合体。总的来看,治理的主要价值目标是实现善治,西瑙在其代表作《没有政府的治理》一书中将治理定义为“一意在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解决系列活动领域里的管制机制,它们虽未得到正式授权,却能有官僚主义固化的问题,以及利用有限的公共资源尽可能满效发挥作用。治理是一种由共同目标支持的活动,这些管理足日益增多的公民需求。[4]活动的主体未必是政府,也无须依靠国家的强制力来实现”。政策网络理论认为,公共政策是实现治理的手段,随着[2]全球治理委员会在1995年发表的一份题为《我们的全球治理形态的变迁,政策网络已经成为科层治理模式与市场伙伴关系》的研究报告中,对治理做了比较权威的界定:治理治理模式以外的另一种治理模式。公民社会是治理的社会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机构和个人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基础,作为公民的个人以及社会团体有权利和义务参与到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政策过程,从而共同参与公共事务的管理。根据网络行动采取联合行动使之得以持续的过程。[3]者的不同,我们从治理的角度可以把政策网络分为公共部[中图分类号:D6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5947(2010)04-0068-06收稿日期摘要: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引起了传统公共行政学研究范式的深刻转变,从而产生了一系列新的公共管理理论,比如企业家政府、全面质量管理等。其中的治理理论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并且在公共]2010管理实践中得到长足发展。随着政策网络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政策网络在宏观层面上与治理理论实现了联姻,形成了一种新的政策网络治理模式,并与传统的科层治理模式、市场治理模式相区别,成为-06一种针对更加复杂、动态、多元化的后现代社会的有效治理路径。-26关键词:治理模式;政策网络;市场治理作者及单位:刘少华,湖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法学博士;朱致敬,湖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湖南长沙410082)门内部网络和公共治理网络。公共部门内部网络的主体是利益集团、专家学者等在内的相关组织、团体以及个人。代议机构、行政机构、代理机构、地方政府、政府部门等公共并且他们都可能成为核心的网络行动者,这取决他们在解部门。公共部门内部网络说明在政策过程中,公共机构之决具体的政策问题中所掌握的资源以及具备的治理能力间不是行政和命令服从的关系,而是平等、交换、合作、互惠程度;二是从网络行动者的相互关系来看,为了有效解决等关系,比如府际网络。公共治理网络则把私人部门甚至具体的相关公共问题,他们整合各自所拥有的相关资源形治理对象也纳入到网络当中来,代表了多元主体之间的合成一种平等、协商、合作的制度化或者非制度化的网络关作伙伴关系,即通过政策网络的方式来进行公共治理。在系形态;三是网络治理的有效性取决于政策网络所具有的这里,公共治理网络与治理理论的自组织网络相吻合,于是相互信任、相互学习、相互协商的民主治理机制。它可以政策网络理论与治理理论自然实现了联姻。政策网络理论促成集体行动的成功,而不至于陷入“集体的理性导致非走向实践层面是通过政策网络治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