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九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doc

九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上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上》复习提纲一、宇宙和微观世界1、宇宙由物质组成:宇宙由物质组成: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3、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多数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时体积变小;液态变为气态时体积会显多数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时体积变小;著增大。著增大。固态物质中,分子的排列十分紧密,分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固态物质中,分子的排列十分紧密肿蛹溆星看蟮淖饔昧ΑR?而,固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固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液态物质中,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液态物质中,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粒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的小。因而,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用力比固体的小。因而,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气态物质中,分子极度散乱,间距很大,气态物质中,分子极度散乱,间距很大,并以高速向四面八方运动,粒子间的作用力极小,容易被压缩,因此,气体具有流动性。粒子间的作用力极小,容易被压缩,因此,气体具有流动性。具有流动性4、原子结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5、纳米科学技术:1nm=10-9m纳米科学技术:1nm=10-二、质量:质量:1、定义: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定义: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表示。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而改变,用m表示。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常用单位:2、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常用单位:t、g、mg单位:国际单位制:3、测量——托盘天平测量——托盘天平——①注意事项②结构:游码、标尺、平衡螺母、横梁、分度盘、指针结构:游码、标尺、平衡螺母、横梁、分度盘、③使用步骤:放置、调节、称量(左物右码,先大后小)。使用步骤:放置、调节、称量(左物右码,先大后小)。三、密度:密度:1、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2、公式:ρ=m/V公式:kg/m3,g/cm3。3、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m3,常用单位g/cm3。这两个单位:国际单位制:单位比较:g/cm3单位大。单位换算关系:1g/cm3=103kg/m3。单位比较:单位大。单位换算关系:1.0×103kg/m3,1.0×千克每立方米,水的密度为1.0×103kg/m3,读作1.0×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义是:1.0×千克。表示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4、密度的应用:m=ρV,V=m/ρ密度的应用:m=ρV=m/ρ①鉴别物质②测量不易直接测量的体积③测量不易直接测量的鉴别物质②测量不易直接测量的体积③质量5、密度的测量①原理:ρ=m/V原理:②量筒(量杯)的使用:视线量筒(量杯)的使用:6、密度与社会生活密度与社会生活密度与温度:温度能改变物质的密度——热胀冷缩密度与温度:温度能改变物质的密度——热胀冷缩——密度与物质鉴别: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密度与物质鉴别: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第十二章《运动和力》第十二章《运动和力》复习提纲一、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2、参照物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二、运动的快慢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⑴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时间相同,⑵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路程相同,⑶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2、速度物理意义: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的路程。的路程。计算公式:变形得:s=vt,计算公式:v=s/t,变形得:s=vt,t=s/v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