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颗钻石说课稿精选.docx
上传人:Jo****63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七颗钻石说课稿精选.docx

七颗钻石说课稿_2.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七颗钻石说课稿七颗钻石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底义务教育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第19课《七颗钻石》。一、说教材:《七颗钻石》是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3篇精读课文。这一单元围绕“可贵的亲情、友情”组织专题,在第一篇和第三篇精读课文后面编排了主题为“感受和回报父母之爱”的综合性学习及提示。这篇课文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童话。故事讲述了一次地球上发生大旱灾,许多人和动物焦渴而死。一个小姑娘抱着水罐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爱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发生神奇的变化,最后从水罐里跳出七颗钻石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个童话表达了作者美好的道德期盼和某种社会理想。本文情节简单,但包含的内涵很深刻。围绕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和本课的教材特点,我计划安排两课时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第一课时自主学习,精读品悟课文,在品味语言中初步感受文本蕴含的教育意义。第二课时复述故事,拓展延伸,了解综合性学习开展情况,做阶段性小结。今天我着重讲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即对文本的研读、品悟。二、说教学目标: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目标和文本特点,我对本课时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理解“焦渴、喜出望外”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小女孩善良、美好的心灵。3、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第3个教学目标就是本课时教学的重难点,即从水罐的变化中体会情感,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力。三、说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一堂好的语文课应面向全体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主动获取。尤其是本文是一篇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教学中要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合作学习。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学时我重视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老师的引导,围绕水罐的变化开展,抓重点词句开展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见解,让学生在阅读的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语文课程标准》还提出了语文教学依据教材、走出教材、走向开放的大语文教学观,所以在这节课结束部分我设计了开放性的弹性练习。为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我还利用ppt制作了课件。四、说教学过程: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放手让孩子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文本与想象充分结合,为学生营造开放、活跃的课堂氛围。主要从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教学。(一)创设情境,感情灾情。文章第一自然段介绍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在新课一开始,我就深情描述这一段文字并辅以渲染气氛,抓重点词句加以品析,让学生感觉旱情之严重,产生情感冲突,体会此时对水的强烈渴望,为朗读后文设下伏笔。(二)初读课文,初感爱心。给以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放声朗读课文,读中自学生字。因本课时安排的教学内容非常丰富,再加上三年级学生已有了一定的自学生字的能力,所以本课时对生字不做过多分析讲解,个别难点字主要在品读中相机落实。学生初读后交流在自读中体会到什么,使学生对课文内容获得整体的感性认识,初步了解小姑娘的爱心。(三)精读课文,感受爱的力量。在学生初读初知的基础上,引导深入阅读2、3自然段,感受爱心的神奇力量。这一环节,我打算围绕水罐的变化这一线索,分4步去层层深入教学。,当前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