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注塑成型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研究进展.pdf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91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微注塑成型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研究进展.pdf

微注塑成型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研究进展.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38卷第10期塑料工业2010年10月CHINAPLASTICSINDUSTRY!1!*工业评述微注塑成型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研究进展杨铎1,刘冲1,2,徐征1,杜立群1,刘军山2,王立鼎1,2(1.大连理工大学辽宁省微纳米技术及系统重点实验室,辽宁大连116085;2.大连理工大学精密与特种加工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辽宁大连116085)摘要:简述了微注塑模具设计与制造方面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了微注塑成型模具的特点和具体要求,归纳总结了微模具组成形式、金属和非金属微型芯加工方法,对微注塑模具设计要点进行了深入讨论。关键词:微注塑;微模具;微加工中图分类号:TQ3206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770(2010)10-0001-05ProgressintheDesignandManufactureTechnologyofMicroinjectionMoldYANGDuo1,LIUChong1,2,XUZheng1,DULiqun1,LIUJunshan2,WANGLiding1,2(1.KeyLaboratoryforMicro/NanoTechnologyandSystemofLiaoningProvince,DalianUniversityofTechnology,Dalian116085,China;2.KeyLaboratoryforPrecision&NontraditionalMachiningTechnologyoftheMinistryofEducation,DalianUniversityofTechnology,Dalian116085,China)Abstract:Thedevelopmentstatusquoathomeandabroadonthedesignandmanufactureofmicroinjectionmoldisbrieflyintroduced.Characteristicofmicroinjectionmoldandconcreterequirementareanalyzed.Compositionformofmicromoldandmanufacturingmethodformetalandnonmetalmicrocorearesummarized.Thedesignpointformicroinjectionmoldisdeeplydiscussed.Keywords:Microinjection;Micromold;Micromanufacture微注塑成型技术,具有成型制件效率高、尺寸与微模具是微注塑成型的核心,其机械精度直接决质量一致性好等特点。可以满足各类微小装置或器件定了注塑件的质量,而微模具的成本和寿命则是影响对复杂塑件的需求。微塑件既可作为微结构件在微机大批量注塑生产的关键因素,微注塑过程的模温控电系统中发挥重要功能作用,还可以将各种微小尺寸制、排气控制、塑件顶出等设计也与微模具结构密不的元器件通过聚合物注塑封装成一体,简化系统整体可分。目前,专门关于微注塑模具设计与制造方面的或部分装配工艺。微注塑成型方法与其他聚合物成型文献综述较少,本文从微注塑模具的特点、设计组方法相比,主要优势是高生产效率和低制造成本。成、材料选择、制造方法等角度出发,对微注塑成型目前,对于微注塑成型技术尚未形成统一的定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义。Whiteside等[1]根据微塑件的特征尺寸,给出了1微注塑成型模具的特点微注塑成型技术的概念,即微注塑成型技术应能够成近年来,关于微注塑模具制造技术的研究受到广型以下类型塑件:1)塑件体积微小,总体尺寸小于泛关注。一般认为微模具应符合以下特征:其应用对1mm,如微齿轮、微透镜、微螺栓螺母;2)塑件总象的整体尺寸或局部尺寸小于1mm;微模具微细尺体尺寸在毫米和厘米量级,但表面具有微细结构的塑寸从几微米到几百微米;微模具表面粗糙度值在01件,如导光板、微光栅、微流控芯片;3)塑件总体m以下。随着微加工和精密加工的发展,微模具的尺寸和特征尺寸均无限制,但局部尺寸精度在微米概念也不断向前演变。目前,采用LIGA制造的微注量级。塑模具已可用来生产质量小于1mg或者局部结构化*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No:2006BAF04B1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No:2007CB7145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No:20890024,50705012)作者简介:杨铎,女,1980年生,博士,现主要从事研究方向为微机电、微注塑成型等方面的研究工作。neudu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