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个人修养礼仪个人修养礼仪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证明,人们对文雅的仪风和悦人的仪态一直孜孜以求。而今,随着现代社会人际交往的日渐频繁,人们对个人的礼仪更是倍加关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个人修养礼仪,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个人修养礼仪1.吃早饭比化妆更重要。2.吃相好的女人比较有福气。3.饮茶。(饱饭后不饮浓茶)4.不要封闭自己5.吃点粗粮。6.别太胖。改变体重没那么难,只要有恒心。7.少喝可乐及一切碳酸饮料。8.做面膜。9.做你自己。10.不要轻易求人11.用电脑后要仔细洗脸。12.微笑不花钱。13.把目光放长远。14.要有几个知心朋友。15.不要乱发脾气16.有本好的枕边书。17.多听讲座。18.不要强加于人19.不要轻易放弃梦想。20.看世界经典电影。21.读过《红楼梦》。22.学会宽恕.23.低调做人,高调做事。24.偶尔喝些红酒。25.多喝水多吃水果。26.身上不要同时出现三种主色以上。27.整洁是必须的。28.鞋子一定要舒服。29.经常整理衣柜,保持柜内精简。30.关注时尚。31.把看韩剧的时间用在自我保养上,会看到惊人的变化。32.有条件就去泡温泉,汗蒸,SPA。33.少折腾你的头发。34.气质比样貌重要,气质与年龄无关。35.装清纯装可爱比不清纯不可爱本身更要命。36.过了岁不要买地摊货。37.性感不是一种装扮,而是一种气质。38.有条件请午睡。39.不要熬夜。40.运动。个人修养礼仪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由于受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时代潮流等因素而形成,既为人们所认同,又为人们所遵守,是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的的各种符合交往要求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简言之,礼仪就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应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修养是在日常生活形成。基本礼仪:1、尊重他人谈话是一门艺术,谈话者的态度和语气极为重要。有人谈起话来滔滔不绝,容不得其他人插嘴,把别人都当成了自己的学生;有人为显示自己的伶牙俐齿,总是喜欢用夸张的语气来谈话,甚至不惜危言耸听;有人以自己为中心,完全不顾他人的喜怒哀乐,一天到晚谈的只有自己。这些人给人的只是傲慢、放肆、自私的印象,因为不懂得尊重别人。2、谈吐文明谈话中一些细小的地方,也应当体现对他人的尊重。谈话中使用外语和方言,需要顾及谈话的对象以及在场的其他人。假如有人听不懂,那就最好别用。不然就会使他人感到是故意卖弄学问或有意不让他听懂。与许多人一起谈话,不要突然对其中的某一个人窃窃私语,凑到耳边小声说话更不允许。如果确有必要提醒他注意脸上的饭粒或松开的裤扣,那就应该请他到一边去谈。当谈话者超过三人时,应不时同其他所有的人都谈上几句话。不要搞“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而冷落了某个人。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同女士们谈话要礼貌而谨慎,不要在许多人交谈时,同其中的某位女士一见如故,谈个不休。3、温文尔雅有人谈话得理不让人,天生喜欢抬杠;有人则专好打破砂锅问到底,没有什么是不敢谈、不敢问的。这样做都是失礼的。在谈话时要温文尔雅,不要恶语伤人,讽刺谩骂,高声辩论,纠缠不休。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占了上风,也是得不偿失的。4、以礼待人谈话不必刻意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轰动效应,以礼待人,善解人意才是最重要的。一个人在谈话中,如果对待上级或下级、长辈或晚辈、女士或男士、外国人或中国人,都能够一视同仁,给予同样的尊重,才是一个最有教养的人。个人修养礼仪一、“礼”字的含义(一)古代含义1.会意。从示,从豊(lǐ)。“豊”是行礼之器,在字中也兼表字音。本义:举行仪礼,祭神求福。2.“示”,《说文》:“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天显现岀某种征象,预示岀吉凶,用来告示人们。)(“示”的上部象天,下面的“小”原是三垂,代表日月星。凡“示”字旁的汉字,往往与天地祖宗鬼神有关,如祸福神祖祭祀祥等等。)3.“豊”,象形字,象古人祭祀时用的祭器。)4.《说文》是这样解释繁体“礼”字的:“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礼,履行,用以事奉神灵获得福祉。)以礼祭拜神灵,必须恭恭敬敬,并有庄重的仪式。(二)现代含义1.社会生活中,由于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仪节:婚~。丧(sāng)~。典~。2.符合社会整体利益的行为准则:~教(jiào)。~治。克己复~。3.表示尊敬的态度和动作:~让。~遇。~赞。~尚往来。先~后兵。4.表示庆贺、友好或敬意所赠之物:~物。~金。献~。5.古书名,《礼记》的简称。6.姓。二、中国的传统礼仪中国古代有“五礼”之说,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民俗界认为礼仪包括生、冠、婚、丧四种人生礼仪。实际上礼仪可分为政治与生活两大部类。政治类包括祭天、祭地、宗庙之祭,祭先师先圣、尊师乡饮酒礼、相见礼、军礼等。生活类礼仪的起源,按荀子的说法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