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乡长赴浙江参加党政领导干部培训班心得体会.doc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KB 金币:12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贺乡长赴浙江参加党政领导干部培训班心得体会.doc

贺乡长赴浙江参加党政领导干部培训班心得体会.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2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打造品牌优势提升农产品效益--参加全区党政领导干部培训班赴浙江大学学习心得体会大柳乡党委副书记、政府乡长贺玉奎(2012年8月22日)按照区委组织部的统一安排,我们于2012年8月13日-18日参加了全区党政领导干部培训班赴浙江大学进行了为期6天的第一期学习培训。在培训中,我能够做到认真学习、深入思考,踊跃参加班级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在区域发展建设等方面的工作思路,学习了江浙发达地区成熟的经验和好的做法,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和理论水平。培训内容丰富、针对性强,教授的讲座十分精彩,考察点起点高、规模大,启发了思维,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受益匪浅。特别是农产品品牌发展战略与市场营销这门课使我深受启发,结合所学到的知识和见识,就如何打造我乡西瓜品牌优势,提升农产品综合效益,谈以下几点体会:一、我乡农业品牌现状我乡具有独特的农业生产的自然优势及区位优势,水质、土壤、大气环境均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要求,交通便利,达到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产地环境条件,对发展我乡特色农业品牌,打造供应武威周边省市区的优质农产品基地提供了先决条件。截止目前,我乡已建成日光温室2190座4100亩,日光温室精细瓜菜产量达5万吨。建有占地200多亩、高标准牛舍20栋、牛存栏量达2000头的大型肉牛育肥基地。已建成无公害西瓜示范村三个,其中,大柳村已被农业部评委“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二、存在的主要问题1、农业品牌意识不强。一是农民创品牌意识薄弱。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的市场观念虽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仍处在较低的水平上,再加上信息闭塞,农业“品牌”和包装概念较为模糊,对农产品创品牌感觉难度大;二是缺乏政府引导。我们很大一部分基层干部对农业品牌缺乏必要的认识,思想观念滞后,认为“农产品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质量不稳定,不好创品牌”,从而对农业创品牌缺乏正确的引导与扶持;三是运销企业、协会创品牌意识薄弱。农业企业是农业创品牌的主体,但大多数企业缺乏创知名品牌意识,仅从眼前效益出发,忽视农产品品牌的宣传创造与保护工作,导致产品包装低档单一,农业创品牌止步不前,缺乏发展创新和活力。2、外部环境条件制约。一是农业基础设施不配套;二是农业要素市场缺乏。当前,我乡没有一个多功能、大型的农产品物流市场,绝大多数产品靠小打小闹和以原料形式向外地市场流通;三是品牌建设投入不足。一方面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费用较高,一般农业企业难以承受。而政府又没有较多的资金投入,不能给予创品牌企业经费补贴。另一方面,农民收入增幅的不稳定也影响到农业资金的投入,从而对农业创名牌带来不利影响。3、农业服务体系不完善。一是农业科技人员结构和队伍不稳定,水平不高。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出现断层,乡农技干部年轻化,缺乏实践经验,村科技助理员有经验但缺乏理论知识及产品创新意识、品牌意识,区、乡、村三级农技人员不能有效衔接,导致新技术不能迅速传输,从根本上制约着农业品牌的创建;二是农业保险服务不能适应农业创品牌要求;三是农业综合技术服务不适应农户生产要求,信息沟通渠道不畅,无法满足农业创品牌的需要;四是优良品种供给、农用生产资料和物资供给及产后储运、加工、保鲜措施支持等基本市场经营服务不到位。4、产业化程度低。目前我乡温室西瓜产业及肉牛育肥产业已形成规模,具有一定的龙头支撑,但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的品牌引领作用发挥较小,仍以初级产品外销为主,形不成订单优势。鲜活农产品的销售还是原始方式,没有开发净菜、速冻保鲜、产品包装、高档牛肉生产加工项目。三、对策与建议1、树立市场观念,增强品牌意识。就政府而言,要做到切实转变观念,提高对农业创品牌重要性及紧迫性的认识。政府部门要首先摒弃那些传统落后的农业生产经营观念,不断学习市场知识,树立品牌观念,把农业品牌建设作为农村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其次要加强对农户的引导,帮助广大农民改变陈旧的农业观念;第三是要加强对企业的引导与管理,通过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和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对农业创品牌给予积极支持;第四要制定和实施农业品牌发展战略,突出重点优势产品,本着扶持一个,发展一个,成功一个的原则来推动农业创品牌。2、制定优惠政策,扶持品牌建设。一是建立科学合理的用人机制,努力造就一批高素质的农业科技队伍。注重培养中青年农技干部,加强村级科技助理员管理,邀请市区农业专家到基层授课、指导。二是加大农业资金投入力度。争取向上级争取农业创品牌的资金支持,大力推广农业保险政策措施。金融部门要加大对有发展前途的农业发展项目提供信贷支持,鼓励企业投资争创农业品牌。三是改善品牌农产品的生产经营条件。重点要加快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完善小城镇市场功能,规范农产品经营者行为,积极维护农业品牌合法权益。四是给予企业资金扶持和品牌建设补助。对获无公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