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体系认证带来了什么.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管理体系认证带来了什么.doc

管理体系认证带来了什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管理体系认证带来了什么发布时间:2008/11/24◎盛景东近日,浙江质量认证有限公司已向我集团公司颁发了GB/T19001idt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GB/T24001idtISO14001:1996国际环境管理体系、GB/T28001idtOHSMS18001:1999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三张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这标志着我公司2003年初制定的本年度获取三合一整合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的目标已成功实现。从今年3月份的初步策划,到11月底获得证,历时近一年,中间经过了宣传动员、管理骨干培训、整体性策划、管理手册/程序文件/记录等体系文件的编制、支持性文件的编制与修订、文件化体系的试运行、基层巡回指导、总部管理部门间的协调沟通、管理体系内审、管理评审、第三方初审、第三方终审以及对审核不合格实施纠正措施并予验证等一系列过程,从最高管理者到生产第一线的管理及操作人员,全员参与,全力以赴,终于拿到了我们期盼已久的认证证书,实属来之不易。这使我想起了一句话,“如果你爱他,就让他去搞管理体系认证,因为这是一个充满挑战与成功的过程,如果你恨他,也要让他去搞管理体系认证,因为这是一个无论在精神上还是肉体上都很折磨人的过程”。当我们看到这些证书时,所有切切实实参与进去的人,本能的第一感觉就是一种如释重负般的欣慰感。也只有身入其中的人,才能真正感觉得到这种因为管理体系认证带给我们的特有的欣慰感。想想看吧,我们是否有过云里雾里的困惑?我们是否有过费尽思虑的煎熬?我们是否有过为赶进度而挑灯夜战甚至通宵达旦的时候?而这一切似乎都可以因为认证证书的获得而烟消雾散了。多么令人欣慰啊!只有欣慰吗?当然不,有了证书,今后我们参加工程投标就有了一份颇具份量的筹码了,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自去年以来,我集团公司就在宁波等一些大城市,因为没有三个管理体系的认证证书,仅以微弱劣势痛失了好几个大的建设项目。另外,获得管理体系认证证书,也给我集团公司的企业形象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更重要的是提升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除此之外,还有些什么呢?我想,最具意义的应该是管理体系认证给我们在管理思想上带来的冲击与升华!虽然我公司早在1998年已通过ISO9002:1994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但这次新版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以及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都是全新概念。在这近一年的认证过程中,公司上下各个层面,无不经历了对新思想、新概念从一无所知到一知半解再到有所了解、比较熟悉的一个磨合过程,并在其间经历着种种困惑与释然。从指导实施以及内审和外审的情况来看,以下几方面问题比较具有代表性。一、关于管理体系标准本身的认识问题:常有人把建立和实施管理体系标准的一系列活动叫做“贯标工作”,并说要做“贯标资料”,把负责综合协调和指导的同志称为“负责贯标的”,等等,这些说法本身隐念着一种概念理解上的错误。本质上说,管理体系标准无非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管理思维、理念和要求(如以顾客为关注焦点、PDCA过程管理、过程监视和测量、数据分析、持续改进等),它是无形的。建立和实施管理体系标准的过程,其实就是用标准来规范或完善实际工作的过程,我们所做的正是应做或想做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不存在所谓的“贯标工作”没有所谓的专门“贯标资料”,更谈不上所谓的“负责贯标的”人。二、对持续改进的认识问题:在管理体系审核中常发现,一些部门在持续改进问题上要么避而不谈,要么应付了事,要么推卸责任,从内心深处对之怀有一定的恐惧感。应该说,持续改进的问题无时无处不在,并无任何神秘可言。从广义上说,任何措施或行动,只要是切实改进了现有的不足或是消除了潜在的问题,都能体现持续改进的思想。正视不足或问题并努力加以提高或改正,才是持续改进思想的精髓所在。反过来说,任何工作上的不足与瑕疵都是允许的,求全责备、一蹴而就的思想是不合理的,也是不符合持续改进思想的。三、关于旧思维与新要求的冲突问题:在实施管理体系标准过程中,旧思维与新要求的冲突在公司各个层次均有表现。比如,长期以来,在基层检查工作时,我们总习惯于口头训戒,不做记录,也不对问题整改实施情况进行追踪验证,通报检查情况的文件也只是将有关“罪状”逐一列示,一罚了之,而不是求真务实地解决问题!这些做法都是有悖于管理体系标准要求的。再比如,我们已经建立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但不少同志,甚至是有主管责任的同志,仍有意无意地将管理思维局限在以前的“生产安全管理”的概念上,从而产生了管理监控上的盲点。当然,还有很多其它方面的诸多问题,限于篇幅,就此打住吧。所有这些管理体系运行中的问题,无时不在冲突、交融中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的思维,推进着我们的认识。总之,不管管理体系认证带给我们怎样的体验和感触,毕竟,一种全新、科学的管理思想与模式正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