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04年10月目录第一章审核概论审核:为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GB/T19000-20003.9.1)审核目的: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符合性、有效性、达标性)。审核准则:用作依据的一组方针、程序或要求(GB/T19000-20003.9.3)。如标准、体系文件、法律法规、合同要求等。审核成败:是否成为“系统的、独立的过程”。(系统性:正式有序的审查活动。独立性:由与审核领域无直接责任的人员进行,以确保客观、公正)。审核途径:收集客观证据,对照审核准则进行评价,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审核证据:与审核准则有关的,并且能够证实的记录、事实陈述或其他信息(GB/T190003.9.4)审核对象:质量管理体系或环境管理体系。1.2审核的类型1.2审核的分类(续)1.2审核的分类(续)1.2审核的分类(续)1.3审核的目的和依据1.3审核的目的和依据(续)1.3审核的目的和依据(续)质量管理体系评价的方法之一对每一过程提出四个基本问题:过程是否被识别并适当规定?职责是否被分配?程序是否得到实施和保持?在实现所要求的结果方面,过程是否有效?综合以上四个问题的答案,确定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的评价结果。1.5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特点1.6质量体系审核的阶段第二章审核策划2.1审核组2.1.2审核组长职责2.1.3审核员工作职责2.2审核计划2.2.2审核计划2.2.3审核计划的编制2.2.4编制审核计划应注意的问题2.3准备审核文件2.3.1检查表的作用2.3.2检查表的内容2.3.3抽样2.3.4检查表的设计2.3.5检查表编制和应用第三章审核实施3.1现场审核目的及审核组准备会议3.1.2审核组准备会议3.2首次会议3.2.2首次会议的步骤3.2.3首次会议的要求3.3审核方式和调查方法3.3.1审核方式(续)3.3.2调查方法3.3.2.1提问3.3.2.1提问(续)3.3.2.2倾听3.3.2.2倾听(续)3.3.2.3观察3.3.2.4记录3.3.2.5验证3.4审核过程的控制3.4审核过程的控制(续)3.5不合格项3.5.2不合格的形成3.5.3不合格项判定原则3.5.4观察项3.5.5判定不合格项对应条款原则3.5.6不合格报告的主要内容3.5.7不合格事实描述3.5.8不合格事实举例3.6审核总结会议和质量体系评价3.6.2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评价3.6.2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评价(续)3.7末次会议第四章跟踪审核4.1纠正措施的跟踪验证4.1.2跟踪目的和验证原则4.1.3审核员和受审核方在纠正措施上的责任4.2跟踪验证程序第五章内部审核员5.1内审员的作用5.1内审员的作用(续)5.1内审员的作用(续)5.2对审核员的要求5.2对审核员的要求(续)5.2对审核员的要求(续)第六章认证与认可相关知识6.1认证与认可6.1认证与认可(续)6.2产品认证和质量体系认证的区别<完>引用标准及参考文献